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师发展>>专业成长>>文章内容
参加港澳粤苏同课异读有感——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
发布时间:2014-04-2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张译文

 

阳春三月,桃花朵朵开的美景不禁让人联想到晋朝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个虚幻缥缈但至今还令人向往的美好境地。417—18日,香港、澳门、江苏、广东的四位老师齐集无锡新安中学,以不同的地域风格,共同的文化品格展开对《桃花源记》的同课异读,我能够有机会去观摩,去学习,倍加珍惜。

文言文的教学,四个来自不同地域的老师,展示了四种不同的教学风格。

香港和澳门的教学现状是“重英轻中”,所以课堂上要“逼迫”孩子去学,就要体现出更多的趣味性。香港的曹励老师教学设计简洁,线条疏朗,注重趣味,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用了三段视频资料,三段视频中有两段是广告,还有一段是动画朗读,45分钟的课堂光视频就占用了13分钟,不由让人感叹:香港的学生真幸福,学习文言文居然如此轻松。

澳门用的是香港教材,参考资料却是用内地的,有点“混搭”风,所以导致澳门赵燕清老师的课内容密集,光影变幻,虽然教学设计美点多多,但是听课的感觉就像是坐着一辆疾驰而过的马车,一路上美景多多,还来不及欣赏,就匆匆而过了。

在“言”和“文”的关系处理上,文言文的教学不能“因言废文”,也不能“因文废言”,最好的处理是“文言结合,以文驭言”。就我个人观感,香港老师的文言教学对文本的处理稍浅了些,虽然课堂要注重趣味性,但也不能因“因趣浅文”。澳门的赵老师肯定在备课时下了很大的一番苦功,教学内容密集,导致课堂节奏太快,在学生感受不充分的基础上就自己出示了结论,整节课学生也就“囫囵吞枣”了,其实,老师应当对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有明确的定位,对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要有所取舍,不要总想着面面俱到,什么都想要的结果往往是什么都得不到。

那么,文言文教学的路径在哪?其实,不管什么类型的阅读课,语文老师都要引导学生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

从这点来看,王中意老师的课最让我欣赏。王中意老师的课可以用这样八个字概括“夫子风范,浑然天成。”王老师的课堂时时体现出局部、细节之美,引导点拨艺术精湛,值得我们好好学习。课堂上,王老师让学生自己提出文言知识点的障碍,生生互助,同伴协作质疑解疑,在这过程中老师只是点拨引导而已。

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王老师借助三位老师的三句话(司永明老师认为《桃花源记》就是讲的一个字——异,课文处处都有“异;杨艳老师认为《桃花源记》其实就是讲的一句话——不足为外人道也,课文处处都在为这句话铺垫;王中意老师说:《桃花源记》其实就是一个故事—— 一个仙境故事。)来展开对文本的探讨,极富新意,就这三句话引导着同学们在文本中走了好几个来回,把文本真正读深、读透。王老师带着学生朗读、品读、悟读,匠心独特,真正读出了文本的情味。

来自珠海的曾文老师虽然是一位年轻的老师,但也让我们颇为欣赏。“癫狂谨守、厚实大气”是曾老师的教学风格,曾老师语文功底深厚,课堂展现了“真性情”,有“真我”,注重学生的自我阅读收获,他带着学生沉潜文字深处,在汉语中“出生入死”。而且,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渗透着“人文”是特别可贵的!

两天四节课,沉浸在“桃花源”中。走出新安中学的校门,居然发现了校门前一排桃树上已经长满了小小的“桃子”,霎时柔情满怀,不禁叹道“好一个桃花源”!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花园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钟楼区花园新村4号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