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质量、创新、发展
------参加全国教育信息化应用展览有感
穆瀚均
5月23-25日,我和徐爱国主任有幸参加了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全国教育信息化应用展览,本次展会由由教育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主办,青岛市人民政府承办,作为国际信息化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展览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教育人士参加,一到青岛,我们就听说展会第一天就吸引了近3万人涌入会场,可见这次会展的火爆程度。此次展览吸引了包括Intel、联想等国际知名企业在内的共九十多家单位参展,展览主题为“信息技术推动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与创新——公平、质量、创新、发展”。 内容主要涉及:在线教育,智慧教育,校园创客、3D打印与智慧教育,虚拟教学系统与智慧教育,移动学习与微课,翻转课堂,课堂录播、直播等领域。展览总结了近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及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成功经验和优秀案例,对外展示和宣传了国家和各地教育信息化应用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于此同时,全国推进学校教学信息化校长论坛和新媒体、新技术应用论坛也在展览期间举行。通过在新技术应用论坛聆听专家讲座,现场体验各个公司带来的最新教育技术应用成果,我和徐主任可谓收获满满,感受良多。
从技术的角度讲,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云技术、互联网+、大数据这些新名词一次次触动着每个人的神经,同时也正如巨浪般颠覆着我们的传统教育模式。未来教育在互联网等技术的作用下变得越来越个性化,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有利于个性化教育,标准化的学习内容转变为学生自主挑选学习内容或者系统生成个性化学习内容。这次展会一些省市展出的一些信息化应用经典案例:“幕课”、“微课”、“翻转课堂”、“云课堂”等无一不是依托这些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的使用将真正的实现教育的公平,打破学校、班级的限制,让每位学生都能无差别的得到同等优质的教育资源。从人的角度讲,学校和老师急需转变观念,真正认识到我们缺的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装备,我们最大的问题是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错误和不足。我们要跳出“笔记本+投影仪”就是信息化的思维模式,我们要思考和实践如何通过新技术的使用,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学习,如何随时随地有效的记录学生学习的过程,从而为学生调整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提供依据,然后有针对性的去调整学生的学习进程。而学生也要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新教育模式,网络化的学习,随时随地的学习,个性化的学习都将挑战原有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在花园中学改建的背景下,对学校也是一个机遇,在做好信息化装备硬件建设的前提下,我们要更多的认识到,软件的应用才是能让这些硬件长上翅膀,飞跃传统信息化应用模式的关键,通过软件系统的建设,真正建设有内容、有思想、有内在的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