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第九届初中青年教师优秀课展示与培训活动有感
为期五天的中国教育学会2015年度课堂教学展示与观摩(培训)系列活动在安徽黄山举行,我有幸参加了本次活动,感触很大,下面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收获。
首先是重视一节课的情景引入,我发现所有的参赛老师对于一节课的情景引入都下了很大的功夫研究,比如:甘肃兰州九十九中的马黎明老师在上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时候,利用课前让孩子玩溜溜球,很自然的就引出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北京牛栏山一中的丁晴峰老师,利用折纸很轻松的就让学生明白,原来除了有理数,还有无理数的存在;连云港东港中学的刘倩老师利用自制的FLISH动画,让学生很方便的就观察到图形的平移、翻折、旋转等等,这样场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想想自己以前的教学,对新知识的引入不十分的重视,而把重点放在知识的应用上,但通过这几天的学习、观察,我发现实际上一个好的情景引入,对于学生后续知识的学习作用非常大,学生会学的更有兴趣,当然效率也会更高,所以对于每节课的情景引入,值得我们花时间去研究。
其次是重视知识的过程教学,记得最后一天是南京二十九中学的胡松老师上了节图形世界的展示课,整节课学生是在不断的活动中完成的,尤其是胡老师在讲解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体的区别的时候,没有把知识直接展示给学生,而是通过一个游戏,让学生很快就掌握了知识,这个游戏他分成了2个部分,先是老师说出一个几何体的特点,让学生从他课前准好的口袋中把这个几何体摸出来,然后是同桌间互动,让一个同学先在口袋中摸出一个几何体不让同桌看到,然后描述这个几何体的特点,让同桌根据你的描述,说出这个几何体。这个游戏不仅让学生学会了知识,更让学生锻炼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本节课的最后,胡老师让学生用几何语言来描述中国馆的形状,学生都能积极发言,尤其一个男生用自己的语言把棱台描述了出来,让在座的老师都集体鼓掌,对该同学的发言表示肯定和鼓励。这节课给我的感触很深,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不断的反思、总结、消化。
最后是评委的点评,本次活动评委是来自各省的数学教研员,他们的点评很精辟,很注重老师上课的细节,同时也现场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我记得陕西西安铁一中的安琪老师设计了一个活动,评委在最后点评的时候,就直言自己看不懂,请安琪老师再解释下,实际上现场许多老师都看不明白,这只是很多片段中的一个小片段,这让我感觉本次活动的评委的点评很实在、很中肯,很多地方让我感同身受,让我学到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