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教师发展>>专业成长>>文章内容
提升班主任的生命境界
发布时间:2015-12-0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凌富艳

——参加江苏省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年会有感

凌富艳

12月4日、5日我和姜可娇老师有幸作为代表参加在南京举行的“立德树人背景下班级师生共同体的构建”高层论坛暨江苏省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会议在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进行,分别请了华东师大李家成教授、《班主任》杂志社赵福江社长、南师大邵泽斌教授、南外仙林分校的钱铁锋校长、班级教育小组团体(南外仙林校区、镇江润州区教育团体)作了精彩的讲座。美丽如公园的学校,朴实又接地气的专家讲座,热情的现场互动、主动又热烈的小组讨论都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我很多启发。

启发一:班级的管理仅仅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情吗?

如今的班主任工作确实辛苦,班主任任务繁杂。常听到有班主任戏言,自己是一个“全能”人材。是啊,班主任在学校中是最重要的人,天天忙得团团转,身心疲惫。那么在学校中,又有谁能帮帮班主任,为班主任支个招、搭个手呢?虽然一直在倡导“全员德育”,但实际又如何呢?南外仙林分校和润州区教育局给大家做的经验介绍“班级教育小组”,让我眼前一亮。班级教育小组打破班级由班主任一人管理的格局,由每个班2~3位任科老师、2~3位学生代表,2~3位学生家长代表组成班级教育小组(班级师生共同体),班主任老师任组长,而这个班级教育小组也就是班级的领导机构,班级事务、班级管理由这个班级教育小组进行分工执行,通过日碰头(核心成员每天碰头5~10分钟处理班级具体事务)、周例会(每周一次15~20分钟的例会,有时候请学生及家长代表参加,对本周工作进行小结,同时对下周工作进行安排)、月诊断(全班教师坐下来对全班每一位学生的长处、短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进行逐一诊断)来开展具体的工作。每个教育小组的每一位老师都必须策划主题班会,分管重大活动,担任值日班主任,分包若干名牵手学生(根据学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等特点由相应教师去指导)。班主任在这个班级教育小组中只是作为一个组织协调者,具体事务会由教育小组中的任科老师、学生和家长分别承担。班级的管理由一人负责变成真正的全员参与。对班级教育小组的考核评价也是以组为单位进行。

启发二:学生的教育就只是从与班级见面开始吗?

学生的教育是否只能从与她见了面开始?班级的形成是否也只有全班人集中到一起才开始建立?只有学生报到,班级生活和教育才开始吗?《班主任》杂志社赵福江社长给了我们明确的回复:不。赵社长以他儿子的班主任为例一一向大家证明即使不见面,即使不认识,也可以“隔空”教育;班级里即使还没有“人”,班级也可以开始建立。班主任老师拿到学生名单时就通过发短信建立QQ群、朋友圈,把自己班级的学生家长“团结”在一起,让大家通过网络先“相互了解”——彼此介绍,发动家长一起讨论班级名称,向家长介绍班级的任课教师……赵社长的讲座给了我们很多启发,运用好手边的新技术也可以让班级事务更高效。

启发三:学生的能力只能从课堂上来培养吗?

每年的爱心义卖、跳蚤市场都在搞,为什么要搞却从来没有认真地思考。李家成教授的讲座中的一句话一下子点醒了我“我们的活动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而开展的”。同样是爱心义卖,同样是跳蚤市场,李教授带着他的教育团队精心设计活动的各个环节从一开始的问卷调查、活动分工、反思再分工等最后要求实现的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财经素养”。很佩服李教授对这个活动的设计,更佩服李教授在活动中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真的是“活动不能简单地活动,要真正地从培养人的角度去考虑”。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花园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钟楼区花园新村4号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