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我们一行四人来到了古城西安,有幸参加了在西安高新国际学校举办的第七届全国中小学班会课专题研讨现场会。两天的学习,听了一场报告讲座,三节班会,六个班会说课点评和研讨。会议的议程非常紧凑,但内容非常丰富,感触颇深。
陈宇感悟
给我印象非常深刻的首先是聆听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李镇西老师的报告《幸福比优秀更重要》。“教育就是我的初恋,我一旦恋上教育这个情人,就从一而终,终身不变。这就是我永远不可能倦怠的原因,永远在谈恋爱,永远和教育谈情说爱,不可能倦怠。” 李镇西说自己从教34年从未有过职业倦怠。
第一、传达一个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爱和幸福”。他说:“朴素最美,关注人性做真教育。幸福之至上,享受童心当好老师”。老师的成长是基于学生的成长,每个孩子都是故事。我们应该把三年的时间留给孩子们未来的记忆。让学生的三年享受每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
李镇西举了自己学校的名师唐艳的故事。她刚参加工作时曾到李镇西办公室哭诉,因为有学生旷课打架,不服管教,她想辞去班主任工作。李镇西说学期中不能换班主任,鼓励她将难题当课题,“医生对病人首先是研究的眼光,没有医生说 ‘你凭什么得这种病?你凭什么来找我?从此,唐艳再没有抱怨过班主任难当,她给李镇西留下一本上万字的“故事”,记录了她她的思考、对策、反思、教训、喜悦。读起来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后来,由于工作需要唐艳当了学校办公室主任。结果一年后唐艳找到李镇西主动提出还要当班主任,“你看哪个班最头疼,后进生最多,我就去做班主任。”她解释说,“不是我有多能耐,也不是我有多高尚,是我有兴趣。”每个人做最好的自己就是最优秀和最幸福的。
李镇西还认为,做老师要“静心教育,潜心研究”。教师那芬芳的笑容是精神绽放的花朵,美丽了校园。幸福源于情感、心态和情趣。在校园里要营造一种爱的氛围,引导学生体验爱,培养一颗敏锐的心。人的心小了,小事就大了;心大了,大事情就小了。不要做一个杯子,而要做一个湖泊。成为一名优秀老师需要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思考、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他的报告犹如心灵鸡汤,也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心开阔了。
在课堂展示和教师说课环节同样精彩,我们先后观摩了小学的班会课和中学的班会课,觉得各有特色。首先学生们非常有礼貌,专业素质非常高,尤其是小学的一节班会课,主持人事一名学生。学生们的神态非常自然,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中学的那节课虽然是由老师主持的,但班会课的环节也非常精彩。对于小学生来说,中学生有了更多的情感和理性,因此本节课设计了辩论环节。我觉得通过这样的方式,既活跃了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那么什么样的班会课才是最适合的班会课呢?与会的教育专家 全国“班会第一人”丁如许老师认为: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能解决问题的,贴近学生心理的课也许是最合适的。
顾嘉感悟
北京时间4月22日初到西安就感受了大都市的繁华,来到西安新都国际学校聆听李镇西校长的报告更是意犹未尽。
首先,李老师抛出了第一个问题:“在座的老师有职业倦怠吗?”请现场的老师发言,有几位老师举手说没有,李老师一一问了原因,有的才工作半年,有的工作了十年不过感觉很享受,大部分老师没有发言。李老师开始阐述他为什么没有倦怠,因为他在不断的育人,组织形形色色的活动用于育人。当然自从学生外出发生安全事故后,他把组织学生活动改为了学生组织活动,他说不能让某些人或部门以学生安全为理由,剥夺了学生的活动自由。他还说改革如果一成不变就不叫改革了,改革就是打撒边球。感同身受,却不愿多说。
他紧接着向我们展示了他的很多活动照片,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校庆那一段,他们校庆没有搞演出,没有拉排场,而是埋下了一些学生的平时学习用品和他写给后人的信,在上面建造了一座校庆亭。感觉意义深远,就像他们的校训: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因为朴素,所以永恒。
然后,李老师引导我们做为教师,如何获得职业幸福呢?很多活动,不是立刻见效的,当完成活动之后形成了教育,等学生毕业之后的行为才使教师感受到了幸福。他说知识是导航,良知才是方向。当他的各种活动完成之后,收获了满满的成就,虽然他一再强调学生的成就与他无关,但我们还是看到了很多他以学生为荣的场景。当然他的理念也深深打动了我:“儿童视角”“发掘一个卓越的自己”等。最后他告诫所有的老师:最害怕的是一群愚蠢的教师却兢兢业业的工作。
正如李老师说的“志同道合的总会走到一起,志趣相投的早晚一起走。”有机会想去参观下成都市武侯实验学校。虽然李校长说拒绝官方参观,我想私下行动应该可以吧。
王志芬感悟
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参加第七届全国中小学班会课专题研讨这次活动。这次的研讨会现场嘉宾云集,高手如云,让我受益匪浅。
西安的天气不错,迎着初升的太阳,我们来到了西安高新国际学校,这是一所私立小学,环境非常优美,学校的广场地上,建筑的外墙都精心布置,我们走过的一栋楼,从一楼到3楼,都布置着各年级小学生各种作品展,不仔细看还以为是专业老师的作品的,无形当中就是一种文化的熏陶。
上午的开幕式后就正式进入正题了,由全国著名教育家、特级教师、教育学博士李镇西讲他的一些观点,主题是《优秀比幸福更重要》。他的一些观点也得到了在场老师的一致认同,对于我们教师来说,良知就是方向,知识就是力量,我们老师确实需要不断的学习,才能赶上步伐,也必须用良心做事才能一直坚持正确的方向。
幸福很重要,优秀也很重要,但是李老师觉得幸福比优秀更重要,教育不是用来给别人欣赏的,对于教育的幸福应该是源于不断的思考和研究,要有一颗创造、梦想、有爱、专业的心,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下午开始是班会课,第一节是高新国际学校的小学班会,采用班主任引导,学生主持的方式,第一感受是学生们坐姿太标准了,整节课,非常连贯,就算中间显示屏有点问题,学生的反应也是很迅速,当然这节班会也是从自己班的问题出发,用周围的小事来作为素材,让学生们从中发现问题,找到答案。第二节是初中的班会,属于借班上课,但是老师和同学们的沟通还是比较顺利的,配合也比较到位,选取的是学生感兴趣的网络主题,主题的得出也很有新意,需要有较高的文学功底。层次分明,层层递进,一开始就打开学生的心扉,引导学生讲出网络的好坏,然后通过微辩论,说明网络的利弊谁更多,结果是利大于弊,然后大家从这个结果出发,寻找解决弊端的方法,同学们积极讨论,踊跃发言,找到了好的解决方法,结尾以学生们写网络公益广告宣传语,老师给出自己的口号结束。这样的班会都是深深结合自己班级的问题来寻求答案,所以才能得到学生们的热情支持,另外个只能够形式的活动也要紧扣主题,资料选取也是要贴近生活,才能让学生感受深刻,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第二天上午是班会课说课,虽然对象不同,但是几位老师都很有想法,说课过程有的简洁有力,有的声情并茂,有的案例详实,各具特色,当然由于学生状况各不相同,所以也不是么一个都可以直接拿过来可用的,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情况,作出调整,才会是最适合自己班级的班会。
李伟感悟
很荣幸第二次聆听李镇西老师的讲座,李老师依旧激情、幽默,语言质朴,内容丰厚。讲座中,他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成都武侯实验中学管理的经历,以大量生动翔实的案例,丰富的资料,诠释了自己教育生涯的爱的故事以及作为一名教师所拥有的人文情怀,“教育就是爱的艺术”“把每一堂课当做研究课”“把难题当课题”“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等教育座右铭,赢得满堂喝彩。智慧碰撞,火花闪现,激情飞扬,掌声连连。我注意到,整个讲座以照片居多,从刚李老师几十年前刚工作时和孩子的照片,到学生工作后聚会团聚的照片,通过照片,李老师把一个个生动的教育故事展现在我们面前,积累照片看似不难,但能如此长期的积累、反思、整理、沉淀,可见李老师对学生研究的记录详尽,积累丰富,用心至深,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几节班会课,我的感受是:无论学生还是老师,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就学生看,上台展示的班级学生,无论是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都显示了高素质。外在大方得体,精神奕奕,该互动时积极互动,该安静姿态端正,时无论镜头扫到谁,都能大方的向镜头展示自己。就教师看,几位说课教师无论从语言表达还是临场发挥都沉着稳定,语言精练,饱含深情。着实让我佩服不已。没有平时日积月累的积淀,怎会有今天师生在台上的镇定自若,闪闪发光。其实,我们每天都站在自己教学的大舞台上,为了让我们每天教的更自信,让学生每天学的更有效,我们需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好习惯,好修养;不断修炼自身的教学修为,打磨教学本领,让我们的课堂也能时刻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