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党群工作>>党建动态>>文章内容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
发布时间:2014-03-2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汤培凤

 

本月,在学校的组织下看了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对于这种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农村题材的电影我本身是不感兴趣的,就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去了。那天去的人有一大半,超出了我的想象。但是看完电影之后发现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很多地方拍的很感人。电影讲的是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周恩来到革命老区伯延考察调研,在四个白天黑夜里和当地村民之间发生的故事。周总理深入基层,求真务实,深入老百姓家中,与百姓交心谈心,了解他们的真实生活状况,通过召开大会,传达新中国建立后的“6个有”目标:“有饭吃、有衣穿、有屋住、有地种、有书读、有地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让老区人民说了实话。并按照老区人民的意愿,取消了“公社食堂”,为后面其它区域公社食堂的取消,其它公社制度的改革收集到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在这部电影中不仅有鞠躬尽瘁的好总理,还有朴实心诚的好村民,开场时的那个一直都说实话的小姑娘给我很深的映象。  
   电影中让我感动的不仅仅是这位鞠躬尽瘁的好总理,更多的是伯延的百姓。比如说脚肿的穿不上鞋的老师,在晚上光着脚给不同年级的孩子们补课。一位老太太为了让周总理吃到她亲手做的面,把自己的棺材都给卖了。带着四个孩子的单亲父亲再苦再累,也不愿意总理帮他抚养他最小的孩子。还有那些肚子饿的咕咕叫,却总是叫总理别为他们的事费心的老百姓们。他们的这种真诚和质朴感动了我。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花园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钟楼区花园新村4号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