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更鲜明、质量更优秀、社区更满意
——常州市花园中学2012年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和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行动指南,继承和发展学校已有的办学特色和文化,直面学校目前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积极回应社区对学校教育的需求和期盼,认真贯彻教育局2012年的工作意见,积极探索新方法、拓展新渠道、寻求突破,努力使学校成为更具特色、更高质量、社区满意的优质初中。
二、主要任务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干部的管理水平。成立研究生工作室,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班主任的教育水平。加强教研组建设,创新评价和工作方式,促进学科组的主动发展。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成立班主任工作室,加强研讨、学习和交流,提升班主任工作水平。坚持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通过学案编写提升国家课程的实施水平,探索分层教学的有效途径。加强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提升文化品位。
三、重点工程
(一)教师专业发展工程
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抵制有偿家教,通过引领、示范、激励、课题研究、校本培训等促进教师提升专业素养。
1.坚持开展聚焦课堂活动,规范教学常规的落实和检查,组织好二次备课和周末作业的设计,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建立研究生工作室,充分发挥27位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团队力量,采取送出去(选拔优秀成员继续研修)和请进来(邀请高校教授实行导师制培养),以及技能展示、课题研究、专题沙龙、校内讲坛、工作室博客圈等方式,打造学校的名教师队伍,并将其作用辐射到学校其他教师。
3.修改并完善校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评选和考核制度,评选校第四批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并加强考核,激励教师走向主动发展之路。
4.组织优秀学案的评选并进行编印,形成花园中学的校本教学资料,并以此来促进教师提高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水平,探索分层教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二)学生素养提升工程
通过加强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三名”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公民教育,逐步提升学生素养。
1.继续组织学生系统学习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扎实开展“文明礼仪强化月”活动,通过一日常规情况反馈表、文明班级和班级礼仪之星评比来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训练。
2.深入开展“三名”教育,并逐渐发展为“五名”教育,即在赏名画、读名著、听名曲的基础上,增加讲名人故事、悟名言警句的教育。在原有基础上,逐步编写我校“三名”教育读本,形成校本德育课程。通过读书节、艺术节、民族精神月活动将“三名”教育进一步深化。
3.继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探索“积极发展型心理教育”模式,继续办好心理小报,编写《花中学生心理护航手册》,积极开展“心理小社团”、校园心理剧活动,认真做好学生个体心理咨询活动,完善《班级心理日志》、培训心理健康委员,扩大团体心理辅导,培养学生的阳光心态。
4.拓展公民教育的内涵和外延,让公民教育的选题更贴近生活、更贴切实际,让学生深入到社区、街道去体验生活、发现问题。在节假日,借助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家校互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加强与局关工委、街道社区等部门团体的沟通协作,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大德育格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基本的公民素养。
(三)学校课程建设工程
以市课程基地的申报为契机,加强教研组的课程建设能力,进一步提升课程实施水平,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促进课堂教学转型,强力打造有效教学
通过学名师、名校的先进经验,转变教学观念,确立让每个学生都能自主学习的先进理念。各教研组在教研和集备中要具体研究讨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做法,形成本学科教师公认的有效教学标准。各教研组开展多形式的课例研究,在研究中形成、提炼具有学科特色的新授课、复习课和讲评课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继续探索学案导学课堂模式,提高课堂效率,落实减负增效。
2.促进作业教学改革,提升学生作业品质
改革作业的形式,提升学生的作业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学科特点,拓宽作业布置的形式,能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发挥作业的最大功效。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实行分层布置作业。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分层布置作业。提倡老师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编写作业,建立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校本作业体系。
3.促进校本课程开发,打造精品课程内容
进一步整合拓展课程内容,摒弃原有的不受欢迎的课程,进一步完善受欢迎的课程,打造精品课程。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学校可以和社区联合,也可以聘请学生家长、校外高
(四)校园文化建设工程
利用学校三十周年的校庆契机,打造书香校园、绿色校园、人文校园。通过校史长廊、书画长廊的建设,进一步营造“三名”校园文化。
1.通过开展“校园最美景点评选”、“校园十佳小导游”活动,让学生来了解校史长廊、书画长廊及校园每块墙壁上的文化内涵,真正做到让每块墙壁都能教育人。
2.通过每月主题教育活动,做到校园月月都精彩。一、二月为社区实践月,组织学生参加寒假社区活动,不断增强实践育人的实效性。三月为生命教育月,结合生命教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系列活动。四月为读书活动月,以校读书节的开展来推动,开展“好书我来推”好书推介会、好书漂流活动。五月为红五月,主要为学校艺术节的各项活动展示。六月为理想奋斗月,通过十四岁青春仪式、毕业典礼、公民教育展示让学生树立目标并为之不断奋斗。
3.通过开展校园之星和优秀家长的评比活动,让所有学生和家长都能有展示自我的舞台和机会。
(五)德育队伍建设工程
通过抓好两支队伍,落实一套德育课程,打造主题班会品牌,不断提升德育队伍管理水平,提高德育管理效能。
1.通过《每周班主任工作建议》、成立校班主任名师工作室等积极推进班主任校本培训,努力为班主任的成长发展搭建平台,全面提高班主任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健全副班主任工作制度,建设好一支过硬的班主任后备队伍。
2.通过“魅力班主任”评选活动和班主任基本功大赛,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水平和研究能力。带领学校管理队伍和班主任队伍走进社区、企业和兄弟学校,学习和借鉴宝贵的管理经验和文化,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3.认真创建我校德育课程,将校本课程中的“三名”教育、校晨会“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和心理健康教育形成我校的德育专题课程。
4.加强班级文化建设,通过班级文化建设的展评和班级活动项目评选,丰富班级文化的内涵和形式,提高班主任的班级建设能力。努力打造花中主题班会品牌,实施主题班会课展评制度,不断提高班团活动课质量和效益。
(六)教研组主动发展工程
以市课程基地的申报为契机,以学校的主动发展规划为根本,促进教研组积极制定主动发展规划。教研组的发展要基于教学,立足于教学。
1、坚持学习。带领教研组长走出学校,向兄弟单位学习。组织和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活动,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
2、开展一系列富有实效和特色的主题活动。如:集体备课、同题异构校本教研、讲座、教学技能比赛等。在一系列活动中增强教研组教师的教研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立足于教研组进行教师的教学常规检查,督促教师自觉克服教学的随意性。实行推门听课的教学检查制度,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整改意见和要求。
4、各教研组用每月简报的形式促进教研组的文化建设,在期末,各教研组都要对一个学期的工作进行反思和总结,并对以后的教学作出设想。通过创新教研组的工作汇报交流形式,提升教研组长的工作能力。
常州市花园中学
2011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