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学校教科室工作围绕教育局和学校2011年度工作意见,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提升教师素质,落实减负增效,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具体总结如下:
一、立足三年发展规划,助推学校发展
本学期教科室积极构思学校第三轮三年发展规划,创新工作形式,立足学校实际,探求学校发展点,对教师提出的意见进行归纳整理,撰写并多次修改学校第三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划。在学校第三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划的论证会上,专家们对我校三年主动发展表示赞赏,认为我校的三年规划起点高、质量优、有特色。
二、规范课题研究过程管理,提升课题研究质量。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重要方式。为了更好地规范学校课题研究过程管理,学校教科室努力做好指导工作,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落实课题研究网络管理,为每个课题建立专题网页。
1.加强培训,规范研究行为。教育科学规划的课题研究不同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课题研究,教科室对课题领衔人从课题申报书、中期自评报告、结题报告等书写到课题研究的过程,材料如何及时积累下来进行了专题培训,课题领衔人再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让教师们进一步规范课题研究行为。
2.完善课题组考核机制,定期举办课题研究工作汇报。为了进一步加强课题的过程管理,教科室除了定期对课题网进行检查外,还多次召开课题工作会议,汇报交流各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三、以活动为载体,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1.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市第五批教坛新秀和教学能手的评比。根据评比文件,我校制定了参评方案。在本次评比中,有学校推荐和自主申报两种方式。学校只能推荐一位教坛新秀和教学能手,我们采用了公开、公正、公平的方式。根据教研组和个人自主申报确定推荐候选人,候选人进行述职,评委打分,确定推荐人员,公示。学校推荐的陈周伟老师被教育局选中直接推荐为教坛新秀,不用再参加评比过程。评比中首先是课程与教学理论考试,教科室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份应考复习资料,积极组织教师应考复习,学校共有8人通过了理论考试,课堂考核中发挥教研组集体智慧,共5人通过课堂考核,无论是人数还是通过的比例在同类学校中都名列前茅。上报材料前对通过人进行满意度测评,上报材料校园网公示,严格按照规定开展工作。
2.专家引领,开设花中讲坛。为了进一步拓展教师视野,转变教师观念,提升教师理念,学校邀请各类专家到学校讲学,引领教师发展。华师大夏志芳教授主讲了“增强三种意识”,前教研室杨裕前教授主讲了“理念为先导,把握教育的本质”,校友羊文欣主讲了“新闻写作与媒体趋势”,市教研员李军和张春分别就理科和文科的命题作了专题报告。
3.书香校园,引领读书热潮。学校为教师发放了《突破平庸——提升教育质量的31个跳板》和《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两本书,定期举办教师读书交流。同时在校园网青年教师书社栏目中,教师通过发帖、回帖的方式,品味美文,发表感言。
4.竞赛评比,促青年教师成长。优化青年教师“六个一”教育教学基本功比赛内容,同时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组内教师的基本功比赛,并进行表彰,以竞赛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
5.以论文评比为抓手,促教师教学反思。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评比,如“师陶杯”、“新观念、好实践”主题论文评比、新世纪“园丁杯”论文评比、各学科年会论文评比等,在各级各类论文评比中严把论文质量关,论文围绕教育教学实践,均为教师反思所得,因此本学年的论文评比中,我校获奖比例较高,获奖的等奖也较高,有多篇论文评比中获得一等奖。
6.评选教科研积极分子,激发教师教科研热情。每学年评选一批教科研积极分子,树立典型,表扬先进,引领教师发展。
7.收集整理教师本学期教科研成果,编制教科研奖励。本学年出版了《花中教育研究》
8.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市名师大学堂、龙城讲坛、专家讲座等培训,同时积极组织校本培训,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课题研究能力等。
9.落实教学常规检查,促教学能力提升。开展备课笔记和听课笔记检查,优秀备课笔记展示,落实教学常规,规范教师行为。开展中层干部、教研组长推门听课活动,听课后进行评课,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10.对三年来开展的岗位大练兵进行总结、汇总,上报局人事处备案。
四、其他相关工作
1.改版校园网,进一步优化校园网的模板,提升校园网的美观性和实用性。
2.配合校庆工作小组,完成校庆的相关工作。
3.建立花中中层干部QQ群。
4.为中层干部素质能力测试提供复习资料。
5.带头参加市基本功比赛并取得较好的成绩。
五、后续发展设想
1.学校现有教育硕士研究生(含在读)27人,如何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作用,研究生在学历、学位上有优势,在其他方面有无优势,如何发挥优势,激发研究生队伍的潜能,带动青年教师的成长是今后急需要研究和落实的问题。学校成立了研究生工作室,工作室如何开展工作还需要进一步细化。
2.教研组主动发展问题。教研组发展情况一直比较薄弱,如何促进教研组的主动发展?首先指导教研组制定教研三年主动发展规划,并请专家进行论证,作为教研组发展的航标,引领教研组的发展。其次,给予教研组更多的权限,如教师基本功比赛下放到教研组、备课笔记、听课笔记的检查下方到教研组、各级各类评比教研组把关等。再次,评选星级教研组,每个教研组每月制定教研组小报,反思教研组发展情况,学期末汇报教研组工作,评选星级教研组并进行奖励。
3.改进校本培训方式,让教师更满意。
4.根据语文组和数学组开展的组内教师基本功比赛的经验,制定学校基本功比赛指导方案,为教研组基本功比赛的开展提供参考。
5.修改并完善学校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评比细则,开展花园中学第四批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评选,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激励教师专业发展,同时也为市第十批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评比作好准备。
常州市花园中学教科室
2012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