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辅助栏目>>栏目备份>>校务公开>>计划总结>>文章内容
常规管理抓质量 创新工作求突破-----常州市花园中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2-08-2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穆瀚均

2012学年度是我校发展的关键时期。上一学年,建校三十周年校庆的隆重举办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学校中考成绩的新突破增加了全体师生的凝聚力,新一轮学校三年主动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启动激发了学校发展的新动力。今年,学校将全面实施三年发展规划的目标和任务,在提高常规工作质量的基础上,加强研究与实践,力争教育教学的新发展和新突破。根据市教育局的有关精神及我校三年发展规划,结合发展实际,特制定新学期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和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为行动指南,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以学校发展规划为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优化教师队伍,切实提高管理水平,不断创新德育活动,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努力提升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主要目标:

在继承中求发展,在规范中求创新。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打造学校“花园”精神;继续探索校本团队研修机制,打造德才兼备的教研型教师团队;创新学校德育活动,构建年级培养目标,发展学校特色项目;以教研组主动发展为抓手,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深化学校课程建设,提高教育技术水平,优化教学评价制度,转变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朝着“让质量更上乘、特色更明显、社区更满意”的核心目标不断努力。

三、工作任务:

1、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打造阳光“花园”精神

围绕三十年办学精神的总结和发展,在师生中积极开展“花园精神”的讨论和提炼。在丰富和完善“花园精神”的过程中,激发师生的发展动力,增强花中凝聚力和自信心,努力打造具有我校特色的办学精神和理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在师生中提倡并评选“魅力教师”、“阳光学子”和“智慧课堂”,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校氛围,实现“让每一位师生得到更好发展”。

重视社会对学校发展中的支持和影响。在内强素质的同时,加强对外宣传和联系互动,办好《花中教育》,提升学校形象。一方面重视家校联系,办好家长学校,搞好家校开放日活动,形成教育合力。另一方面加强与社区联动,争取社区对学校教育的理解与支持。同时,学校将积极与花园小学、二小联合开展活动,加强衔接教育研究,努力实现小初中的无缝对接。

2、深化专业团队研修,引领教师共同发展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增强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健全和完善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教师评价机制,坚持师德与业务考核并重。积极创设条件,鼓励教师加强学习、主动发展,邀请更多专家来校讲学,拓宽教师成长空间。

深化专业团队研修,拓展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继续开展研究生工作室、青年教师成长营这两个教师团队的校本研修活动,聘请学科名师组成专家团,邀请更多专家讲学诊断,为教师成长提供专业化的指导,争取更多教师跻身市骨干教师行列。成立“花园“班主任工作室,立足教育实际,开展形式丰富的校本研修活动,提高班主任队伍的教育艺术和管理水平。

以科研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一方面积极组织学校发展的中心课题,通过课题的申报与研究提升学校的发展品质,另一方面降低研究重心,积极开展“微课题”研究,提倡一种教学即研究,教师即研究者,成果即成长的理念,在研究中提高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研究水平,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同时,以教研组主动发展规划的实施为抓手,提高教研组和备课组的教学研究与管理,开展以教研组为单位的教师基本功大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加强现代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研究,充分利用多媒体进教室的良好条件,以及录播教室的先进功能,开展教学研究,努力构建新技术下的智慧课堂。

3、严格规范办学行为,深化学校课程改革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加强集体备课,提高课程实施水平。遵守“五严”规定,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以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开展微型课题研究,促进减负下的有效教学和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开展校本课程建设,继续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形成“家政类、特色类、学科类”的三类校本课程,并组建学生社团,采取学生自主选择,实行走班管理,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性、综合性和实践性课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发展特长。

继续开展分层教育研究与实践,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与有效性的教学与管理。加强作业试卷的设计,增加选择性、实践性与趣味性,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差异化发展。改善学生评价制度,积极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突出评价的过程性、针对性与多元化,建立学生成长发展评价机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评价中获得更多的自信与动力。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研究直接关系着学校的教学质量。一方面,进一步优化“聚焦课堂”活动,提高教学研究的质量,探索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转型;另一方面,建立对常态课的督学机制,保证日常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常态课的课堂效益。

4、创新学校德育活动,促进学生差异发展

加强德育课程建设,分解三年发展目标,构建分年级的德育目标和德育活动,实现学生在校三年的可持续发展。

创新常规德育活动,如开学典礼、升旗仪式、每周晨会、家长开放日、主题班会等,丰富活动的内涵与形式,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发展德育传统特色项目,如三名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公民教育,不断增添活动的时代特点和实践性,重视学在活动中的体验与实践。同时,以特色学校的创建为抓手,开发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程和活动,如书法课程、礼仪课程,营造健康丰富的校园生活。

以班主任工作室为抓手,加强德育和团队工作队伍建设,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积极开展“魅力班主任”的评选,加强促进班集体的建设,营造和谐上进的师生关系,凸显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与责任感。

不断完善学生评价制度,改革原来的以单一的学业成绩为主、一味重视结果、以甄别为主要目的、教师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实行更加多元、重视过程、以激励为主要目的、学生自主评价和相互评价的评价方式,让更多学生在评价中获得自信。

重视艺术体育教育,争创更多特色项目。加强体育艺术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素养提高。认真开展秋季田径运动会和春季趣味运动会、春季“三名“文化艺术节,营造浓郁的校园氛围。同时,认真组织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大力开展学生社团活动,组建健美操和合唱、绘画、书法学生社团,争取有更多学生在各类比赛中获奖,为学生的特长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和平台。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提升管理水平

加强党建品牌的建设,加强学校党员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规范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加强中层干部队伍的建设,提高干部的创造力与执行力。定期开展党员活动,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认真做好优秀骨干教师的党员发展工作,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继续搞好民主建设,充分发挥教代会、工会、共青团、民盟、少先队和学生会等对学校工作的促进作用。

转变行政职能,规范行政管理方式,推进学校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科学调整学校原有部门,强化处室对教师、学生为主体的学校发展的工作职能。建立健全部门联动协作机制,促进各部门加强联系和合作。降低管理重心,继续发挥年级组的管理作用,进一步协调好年级管理与部门管理之间的关系,逐渐形成“校长统筹安排、处室部署检查、年级具体落实的管理模式。

  2、加强后勤保障、重视环境建设

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完善各项设施设备。加强对功能教室及教室的使用、管理、维护和改造,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环境下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支持作用。完善教师办公室的功能,为教师工作创造更好地条件。加强对后勤员工的指导与培训,提高后勤服务水平,确保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

进一步改善和优化学校环境,增添文化艺术气息。营造以“三名”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氛围,体现以师生为主体的发展愿景,让学校真正成为全体师生的学园、家园、乐园。

启动校安工程的筹备与准备,广泛征求意见,科学合理设计,积极创设条件,争取学校改造工程的顺利开始,实现学校未来的更好发展。

  3、推进依法治教、维护校园安全

加强教育法制建设,提高师生的法律素养和公民意识,努力形成学校依法办学、教师依法从教、学生依法受教、社会依法参与的良好教育法制环境。进一步发挥教代会的作用,发扬民主集中制,公开校务和部门工作,接受教师评议与监督。深化依法治校,健全学校规章制度,依法保护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从严治校,履行职责。

健全多部门协作联动、齐抓共管的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机制,完善学校、家长、学生、保安、社会“五位一体“的校园安全防范体系,严格规范行政值班、党员值班、年级值班与护校队值班等多层次的学校管理。深入开展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利用广播会、校晨会、全校会议加强安全意识和对突发事件的防范知识的学习和演练,提高对各种突发事件应对的能力。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净化学校周边环境。加强对卫生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以及销售外出接送车辆的安全监督,确保学生的安全。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花园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钟楼区花园新村4号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