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阳光形象,提升办学品质
——常州市花园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上学年,学校在“让每一位师生都得到更好发展”办学目标的基础上,对学校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和整体思考,提出了“阳光教育”的核心任务,丰富和完善了学校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明确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并顺利通过了第三轮学校主动发展的中期评估。新学期,我校将继续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根据《常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2013年常州教育工作指导意见》的精神,实施和完善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深化和丰富“阳光教育”,以江苏省优质学校复评为抓手,优化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使各项工作再上台阶。
一、 丰富完善“阳光”教育理念
“阳光教育”是一个核心理念和主题口号,需要在各项工作中进行细致的解读和具体的诠释。阳光是温暖大气的,意味着学校应该成为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场所,成为师生幸福成长的家园;阳光是灿烂明亮的,意味着学校应该致力于培养文明健康的合格公民,成为师生健康成长的乐园;阳光是七彩斑斓的,意味着学校要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课程活动,鼓励学生实现有差异的成长,成为师生差异化发展的学园。
基于对“阳光教育”的理解,本学期将更加重视课程建设、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努力实现“健康阳光、好学善思”的培养目标,鼓励教师在发展学生的同时成就自己,以“年度优秀教师、班主任及优秀教研组”的评选为抓手,引导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和专业素养。
进一步宣传办学成果,塑造“阳光教育”的新形象。继续办好《花香满园》校报,丰富和完善校园网,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和网络宣传、学校微博,大力宣传学校活动。通过校园数字化建设,实现校园无纸化办公,进行学校管理、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的网络化管理。进一步加强与社区、对口小学和共建单位之间的联系,提高学校办学影响力,赢得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更多支持。
二、 深化发展“阳光”团队研修
继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责任意识,实现干部培训常态化,指导干部加强工作主动性,从整体思考、系统分析、设计方案、过程跟踪等方面提升工作的实效性,提高执行力和创造力。
深化研究生工作室、园丁班主任工作室和青年教师成长营等研修团队的发展,进一步深化团队研修机制。通过阶段考核、评选与表彰、展示,进一步激发工作室成员的发展积极性;以微视频、电子杂志、论文集、案例集、教育故事、沙龙等多种形式进行成果展示,发挥团队及优秀成员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放大团队研修的作用;启动校级课题研究,以研促教、以研促发展。
加大对研究生工作室和园丁班主任工作室的培养力度,为表现突出的优秀成员聘请专家或名师成为导师,进行专门培养,努力打造花园中学的名教师队伍。
以“年度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研组”的评选和表彰奖励为抓手,进一步弘扬先进,激励教师群体,在校内展开师德师风建设,鼓励更多教师加强专业发展。以“魅力班主任”的校内海选为抓手,加强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增进师生了解,密切师生关系,积极营造关爱学生、不断进取、爱岗敬业、专业精湛的氛围,增强教师队伍的发展凝聚力。
三、 积极塑造“阳光”学子形象
以生命教育为核心,以“健康阳光、好学善思”为培养目标,整合已有的德育活动,分解学生在校三年的培养目标和德育活动,整体设计学校的德育课程,使活动更加系列化、主题化和有序化。
一方面,深入开展生命教育、公民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另一方面,积极开展花中主题节日活动(体育节、文化艺术节、科技节),丰富校园生活,为创建“市科技特色学校”创造条件。
以“阳光学子”的评选和展示为抓手,在学生中倡导积极乐观、文明健康的阳光学子现象,通过学生自荐、同伴互荐、老师推荐,结合每月主题活动,鼓励学生争创“文明之星”、“运动之星”、“文艺之星”、“科技之星”、“艺术之星”、“好学之星”、“善思之星”等,使“阳光学子”成为学生多元发展的目标与追求。
重视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①成立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开展学生干部专题培训,培养学生民主管理意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以此促进学生值周活动的开展。②深化致愿社团建设,成立学校义工社团,实行学分制管理,推进学校义工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管理能力。③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加强学生的自我规划能力,提高学生的责任感。
随着生源结构的变化,学生家庭背景差异明显,针对学生家长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办好家长学校,除了继续开展家长开放活动、家校联系本、家访活动之外,成立“家长工作室”,邀请家长委员会主要成员定期参与学校管理,通过全天候蹲点,进一步了解和参与学校管理,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做好家校之间的联系工作。
四、 深化改革“阳光”课程建设
以江苏省优质学校复评为抓手,规范办学行为,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提升办学质量。加强对教学各环节的检查与落实,通过各种形式的检查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开展校内免费导学活动,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更多的服务。
深入开展聚焦课堂活动:①强调聚焦活动的主题化,分年级、分课型进行聚焦,让活动更有实效性;②充分利用录播教室等现代化多媒体设备,让聚焦更加专业化;③强调课堂时间安排的合理化,重视学生活动的设计,将学生活动时间、巩固练习时间与教师教学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科学统筹。
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发挥其转变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诊断方式与评价方式中的作用。针对目前学生学习基础的较大差异,利用“淘题吧”改变学生的学校方式,探索补偿性学习的新途径。在校内开展微视频制作展示,针对知识点的突破、专题的复习、作业的重点讲评精心制作微型课堂,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高学科建设品质提供更为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学习平台。
继续开展课堂转型的研究,探索“板块三串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强调以任务为主线,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编制校本化的学案和作业,加强作业的选择性和多样性,促进学生的差异化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
加强校本课程建设,制定并完善“七彩课程”的校本课程体系,通过过程管理与多元评价鼓励更多教师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增加校本课程的选择性、综合性和趣味性,为学生的多元发展服务。征集花中优秀校本课程案例、评选“学生最喜爱的校本课程”,丰富原有的校本课程教材体系,制作花中精品校本课程集。
继续加强教研组建设,通过每周聚焦课堂、每月简报、每学期集中展评、每学年优秀教研组的评选和奖励,提高教研组在课程建设、教学研究、专业发展、资料建设、学生活动等方面的水平和实力。以申报“江苏省薄弱初中数学体验课程基地”为抓手,提高课程建设和实施水平,促进教师课程能力的提高。
五、 拓展延伸“阳光”校园文化
加强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在校园内积极开展党员示范岗,通过微型党课、书记有约、党员谈心等活动,密切干群关系,提高“阳光教育”的认同度。通过教代会、校务委员会、家长工作室等形式,加强舆论监督,提高民主办学的水平。
加强制度建设,对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梳理和完善。重新修订教师绩效考核方案,对教师的工作实绩进行考核与认定,以此来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高效开展,并加大对辅导学生获奖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获奖奖励力度,促进教师争创先进、提高工作品质。
结合学校公民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纪律教育,提高对违纪事件和违纪学生的处理和帮助,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文明行为。加强学校值班管理检查和学生自主管理,加强与周边社区和派出所等部门的联系和协作,保证校园安全有序。
积极组织党员活动、工会活动和教工团支部活动,丰富教师业余生活,组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鼓励教师参加花中教师达人秀,丰富生活情趣,提高工作积极性,通过教工羽毛球比赛、排球比赛、乒乓球比赛、卡拉OK比赛等活动,让更多教师展示个人特长,丰富校园文体生活。
以学校整体改造为抓手,梳理学校传统和办学特色,规划和设计学校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愿景,以人文、科技、体验和绿色为理念,打造学校三名文化中心、汇智科技中心和康成体验中心,丰富和发展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将德育特色、课程特色、教学特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校园改造成为学校发展的良好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