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程设置 提升教学质量
——花园中学2013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发展处工作计划
本学期,我们将在第三轮三年主动发展中期评估的基础上,继续深化课程改革,创新管理方式,聚焦课堂转型,关注学生学情,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一、总体目标
1.课程优化新突破。深入研究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策略,优化各类课程实施举措,积极形成具有花中特色的课程体系。
2.教学成效新提升。聚焦课堂的学与教,以板块三串式课堂教学来引领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学生课堂学习常规》来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确保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新提升。
3.校本研修新品质。改进常态性校本研修方式,提高教师教研意识和能力。通过推进校优秀教研组建设,树立典型。
4.科技教育新特色。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为目的,开展具有特色的科技教育活动。
二、主要举措
(一)课程优化新突破
具体 目标 |
1.学习借鉴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成功经验,各学科积极探索符合校情、学情的校本化实施途径。 2.丰富校本课程内涵,完善校本课程评价制度,形成内容丰富,过程规范,评价多元的常态运作。 |
主要 举措 |
1.积极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途径。数、理、化学科的学案、校本作业汇编成册。进一步优化中考学科的作业批改方式,拓宽作业设计的内容,开展作业上网公示、学生每天作业记录反馈,切实提高作业的有效性、批改的针对性,让有效的作业管理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2.充分发挥微课程的辅助教学功能。中考学科特别是九年级的数、理、化学科,八年级的数、理学科,继续针对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内容制作微视频,或在课堂上应用,或学生自主学习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 3.进一步完善七彩校本课程体系。深入实施校本课程,围绕学生的兴趣,加强学生选课环节的设计;围绕课程建设,加强过程管理,丰富课程内容;关注对课程本身、学生学习的评价,开展阶段性校本课程实施情况展评活动。 |
(二)教学成效新提升
具体 目标 |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研究课堂学与教的行为,培养优化“管、教、学”一体策略。 |
主要 举措 |
1.完善并优化教学管理制度。继续实行每日巡课制度、每周的中层蹲点制度、每周的组长督学制度、每两个月的课堂教学诊断制度。通过巡查、诊断、通报、整改等,加强对常态课的常规管理。 2.继续推行“聚焦课堂”活动。既保证开课的数量,又要保证开课的质量。以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主题,以开学第一课的板块三串式课堂为典范,引领各组的聚集课堂教学。进一步丰富开课的形式,研究不同课型的课堂,尤其是九年级充分研究复习课、讲评课,注重听课后的评课、反思、改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培养学生课堂学习习惯。出台《学生课堂学习常规》,向全校学生宣讲,班主任逐一训练,各学科教师齐抓共管,确保三个年级的学生都逐渐能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4.优化导学机制新模式。继续实行七年级英语免费导学,积极探索适合三个年级学生特点的分层教学、辅导、义务导学机制,充分发挥淘题吧、微视频、错题集的功能,使三个年级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提高,确保优秀学生获得最大化发展。 5.规范落实教学调研。严格、规范组织期中、期末考试,与兄弟学校联合命题、阅卷,关注过程,反思教学,确保调研有触动、有思考、有发展。 6.提高“研会”成效。结合时段特点,策划并召开三个年级的教学研讨会,在前进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进。 |
(三)校本研修新品质
具体 目标 |
1.深入落实集备制度,改进常态校本教研方式,提高常态校本教研的有效性。 2.通过推进校优秀教研组建设,树立典型,提升教研组在市区的影响力。 |
主要 举措 |
1.集备活动一查二审三通报。年级主任和蹲点干部深入备课组,查活动开展情况,审集备后的教案,每两周的备课组长会议上通报前两周检查情况,确保集备活动扎实开展。 2.扎实推进对外公开课活动。在坚持落实校内公开课基础上,力求在校际公开课的组织形式、研讨成效上有新的突破。 3.探索推进“校本研修半日谈”。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史等中考学科,尝试推出半日校本研修制度,或邀请专家蹲点课堂即席指导,或观看课堂实录反思教学,或前往兄弟学校学习经验,让校本教研更有成效。 4.加强教研组联合教研。各教研组通过与兄弟学校开设同题异构课堂进行联合教研,深度研讨。 5.举办“教研组建设风采展评”。根据校《优秀教研组评选方案》评选出2012学年度优秀教研组,优秀教研组通过展板形式,展示教研组建设的特色和风采。 |
(四)科技教育新特色
具体 目标 |
以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为目的,开展具有特色的科技教育活动。 |
主要 举措 |
1.培养学生的科技兴趣,参加科技竞赛。在校本课程中增加科技类的课程,注重平时的训练,增强学生的兴趣。 2.举办好第二届科技节活动。理、化、生组整体设计,充分发挥实验的功能,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科技节中感受到实践带来的创新的乐趣。 |
三、具体安排
月 份 |
主 要 工 作 安 排 |
九月份 |
1、教研组长会议 2、备课笔记检查 3、开学研讨第一课 4、聚焦课堂之开学调研 5、部门、教研组工作计划 6、小初中衔接研讨 7、九年级家长会议 |
十月份 |
1、 阶段教学检测、总结会 2、课堂教学诊断活动 3、教研组联合教研活动 4、聚焦课堂之毕业班教学 |
十一月份 |
1、 期中考试 2、 期中分析会、学生会、家长会、评教活动 3、 对外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4、听课笔记检查 |
十二月份 |
1、聚焦课堂之教学诊断 2、校本课程教师案例收集 3、校本课程成果展示 |
一月份 |
1、期末考试 2、聚焦课堂之复习教学 3、教研组学期工作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