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辅助栏目>>栏目备份>>校务公开>>计划总结>>文章内容
2014年常州市花园中学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3-12-2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校长室

让阳光见证前行

——2014年常州市花园中学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根据常州市教育局2014年教育工作意见,坚持教育平等,创新管理制度,提升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对社区的积极作用。

2014年是学校第三轮主动发展的最后一年,也是关键一年,在顺利通过三年发展规划实施的中期评估和江苏省优质学校复评工作的基础上,我校将进一步梳理前两年的发展优势和存在不足,以省数学基地建设为抓手加强学校课程建设,以校园改造为契机推进学校现代化教育建设,深化团队研修机制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名文化”为引领深化学校的德育课程建设,以深化阳光教育为框架进一步完善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力求在新的一年学校的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丰富阳光教育的内涵

在“阳光教育”的顶层设计下,学校的各项工作明确了发展方向,构建七彩课程、开展七彩德育、探索智慧课堂、争做魅力教师、组建活力团队和评选阳光学子等活动为阳光教育提供了更加具体的支撑和解读。在此基础上,学校将“校风、教风、学风”的讨论和确立作为丰富阳光教育的又一举措,并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校训”的征集和讨论,形成积极的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和校园文化,在新一代花中精神的感召下凝聚人心、开拓创新

以校园改造的设计为契机,谋划学校未来发展的方向,结合校园升级改造,规划实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方案,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工程。利用江苏省数学体验课程基地建设,整体规划和实施基地的建设,配置数学体验室、实验室和探究式,将先进技术引入课堂,进一步探索与学方式的变革,培养和增强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技术推动教育理念的更新,拓宽数学课程的实施方式,并带动其他学科组的发展。

 扩大阳光教育的影响力。一方面与社区加强联系,通过“回报社会”、“学生志愿者服务”、“法制宣传在行动”、学生公民教育活动等各种形式,向附近社区积极传递正能量;另一方面,通过《花香满园》校报、校园网、媒体宣传和网络报道、学校微博等方式,大力宣传我校的阳光教育,提高学校的社会知名度,让家门口的学校更精彩。

                                                                                                                                                                                                                                                                                                                                                                                                                                                                                                                                                                                                                                                                                                                                                                                                                                                                                                                                                                                                                                                                                                                                                                                                                                                                                                                                                                                                                                                                                                                                                                                                                                                                                                                                                                                                                                                                                                                                                                                                                                                                                                                                                                                                                                                                                                                                                                                                                                                                                                                                                                                                                                                                                                                                                                                                                                                                                                                                                                                                                                                                                                                                                                                                                                                                                                                                                                                                                                                                                                                                                                                                                                                                                                                                                                           

二、完善阳光课程体系,提高教学水平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各类课程,执行五严规定,保证并丰富学生一小时的在校锻炼时间。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一步构架科学合理的学校课程方案,丰富学校的七彩校本课程,完善学校的德育课程,使课程更加完善,并符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加强对提高课堂效益的研究与督查:①通过推门听课、明确教学要求、检查教学常规、进行学生和家长问卷调查等方式,保证常态课的教学质量;②通过课堂的分学期分主题聚焦、“板块三串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推进、校本化学案的编制,加强对课堂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③利用“淘题吧”、微视频、手持技术、电子白板、平板电脑等现代技术,探索教与学方式的改变,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更为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学习平台。

完善“七彩课程”的校本课程体系:①完善校本课程、学生社团和学生研究性学习课程,评选“优秀校本课程”、“优秀学生社团”,形成校本课程精品教案集丰富我校校本课程资源;②加强课程过程管理,进行学年度校本课程的系列展示活动,向社会、家长和兄弟学校展示我校的校本课程,加强对外宣传,评选出其中的优秀教师进行奖励。

继续加强教研组建设:①以江苏省薄弱初中数学体验课程基地的建设为抓手,提高数学课程建设和实施水平,推进数学教研组建设;②继续做好学年度优秀教研组的评选和奖励,提高教研组在课程建设、教学研究、专业发展、资料建设、学生活动等方面的水平和实力;③开展一年一次的教师基本功比赛,鼓励教师积极提高专业水平

加强校际之间的联系与学习。①利用3月份承办江苏省六校联盟教学研究活动的机会,展示我校优秀教师的课堂风采,扩大学校的办学影响力;②积极开展与市内兄弟学校的学校之间、教研组之间的联合教研,鼓励教研组外出学习交流、拓宽视野,丰富教研形式,提高教师的积极性;③继续开展与小学、高中的衔接教学研究,增强校级之间的友谊,努力提高不同学段教育教学的无缝对接。

针对我校生源结构的变化,将《基于流动儿童学习差异的学校教学策略研究》作为学校发展的主课题,并组建子课题组,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探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新策略,规划学校课程的未来发展方向,努力提高教学品质。

 

三、深化三名德育特色,培养阳光学子

发展三名教育的内涵,形成内涵更加丰富的“名文化”教育在“读名著、赏名画、听名曲”的三名教育的基础上,融名人精神,通过“读名人名著、赏名人名画、听名人名曲”,将已有的三名教育与作者(名人)的生平事迹和奋斗精神结合起来,从中汲取优秀文化背后的精神力量鼓励学生走入名校、名企业,通过参观高校、高中、职高和优秀企业文化,拓展学生和教师的视野,进行职业规划教育,鼓励学生从小有理想,更好的了解社会。

拓宽三名教育的渠道。将三名教育与学科课程、校本课程、活动课程进行整合,使三名德育进一步课程化,并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积极开展“名文化”班级活动建设,做到每班一主题,班班有特色,形成以“名文化”为主题的班级博物馆,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③继续做好优秀学生书画展,鼓励学生发展特长通过每年四月的三名文化艺术节,集中展示学校三名教育的成果,鼓励更多学生多元发展,展现自己的艺术特长。

丰富三名教育的体系。针对我校生源结构的变化,将生命教育、公民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的三名教育进行整合,从”名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努力培养对生命的健康积极态度,关爱他人、学会分享,提高关注社会、服务他人的公民意识,使“名文化”教育更具时代意义;在三名教育的基础上,以“健康阳光、善思好学”为总体培养目标,结合不同年级的德育目标,开展每月主题活动,进一步完善德育体系;在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学生干部的素质,通过丰富致愿社团、自主管理委员会的活动,让学生干部在活动中得到锻炼,

完善三名教育的评价。①结合每月主题活动,组织每月阳光学子的评选活动,以此为抓手鼓励学生参与学校活动的积极性,并在活动中实现多元发展、培养健康自信的阳光品质;探索三门德育课程的评价体系,通过活动的过程性评价,活动中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甚至社区评价,提高三名教育的课程质量鼓励社团老师率领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学生比赛,以这些体育、艺术、作文等大型学生比赛为契机,展示花中学生社团活动的成果,让更多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自信。

 

四、优化阳光团队的品质

继续以团队研修为主要形式,深化教师队伍建设,力求在三年发展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中,增加优秀成员,优化教师结构,形成一支敬业爱岗、业务精湛,具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以优秀教研组评选为抓手,通过规范听课、备课、上课、命题考试等教学行为,通过组织教师基本功大赛、微课程制作、说提大赛、聚焦课堂、优秀校本课程评比等校级比赛,通过开展六校联盟、衔接教学研讨、校级联谊等各种校本研修,重视提高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争取有1-2个教研组成为市优秀教研组。继续做好以教研组为单位的校级教研活动,拓宽教师视野,丰富教师生活。

继续深化研究生工作室的活动,组件主题研修小组,以导师指导下的小组式的主题研修为主要形式,鼓励优秀成员开展课题研究,提高研究品质,争取增加3-4位常州市学带和骨干教师,更多教师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将优秀论文刊印成册。

丰富班主任工作室的形式和内涵,在已有的主题班会和教育沙龙的基础上,为班主任的专业发展提供更多的研修内容,如进行“名文化”班级文化建设、外出参观优秀企业文化、问题式课题研究、优秀班级管理案例评选等各种形式,促进班主任管理艺术提高。

将青教营与教工团支部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已有的年度优秀表彰中增加行年度优秀青年教师的评选,鼓励工作8年之内的教师更快成长,成为学校发展的后继力量。

学校工会在教职员工中积极组织和开展文体活动,通过羽毛球比赛、排球比赛、冬锻比赛等各种体育活动,以及卡拉OK比赛、书画比赛等文艺活动,鼓励教师们锻炼身体,发展兴趣,丰富教师生活,努力营造积极进取的教师文化。

 

五、启动阳光校园的重建

对新学校进行文化设计。以学校的升级改造为契机,对学校文化进行重新梳理和塑造,在继承学校传统的基础上,发展三名教育,以“名文化”为核心文化进行学校文化设计,打造一个流淌着“名文化”的阳光校园。

对新学校进行功能设计。广泛听取教师员工、学生代表和家长代表、社区代表的意见,从学校课程、学生和教师的发展进行周密考虑 提供完善的设施设计和功能设计,努力规划一个功能先进、设施完备、美观实用的现代化校园。

对新学校进行现代化设计。以江苏省数学体验课程基地建设为抓手,引进现代化的硬件和软件,以现代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为方向,将平板电脑、微视频、手持技术等现代工具引入校园,走进课堂,将数字化管理平台、物理数字化实验室、数学实验室和体验室、校园电视台、录播教室等现代教室的建设作为学校教育教学走向现代化的象征,以此促进教学先进理念的实现。

对新学校进行生态设计。将已有的绿色校园和绿色教育进行继承与发展,巩固生态文明教育的成果,在新学校中体现生态教育的理念,实现学科渗透,通过生态文明教育宣讲室、宣讲板、学生活动等形式让生态文明的理念得到传播和发扬。

做好校园升级改造的各种准备,争取上级行政部门和规划部门、社区等的支持,与设计部门积极配合,并做好教师、家长、学生、以及教育合作单位的宣传工作,努力做到平稳、安全、高效。

 

新的一年新的期望,前行路上,采一缕花香四溢芬芳,涂一抹阳光温暖心房,花中的美好未来将用我们的真情和智慧来唱响!

                                         2013.12.18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花园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钟楼区花园新村4号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