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辅助栏目>>栏目备份>>校务公开>>计划总结>>文章内容
2014学年第二学期教育科研队伍建设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5-02-2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李伟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教师发展处立足校情,以提升教师专业化素养与科研能力为工作方向,以教育科研为突破口,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团队研修为抓手,提升教师培训质量,按照学校工作计划要求,不断丰富科研工作内涵,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全面推进学校整体发展而服务。

二、具体工作与措施

(一)开辟多种渠道,提升教师培训质量

教师发展,理念为先,首先必须做到思想认识到位,作为教师要把学习放在首位,不断更新观念,用先进的科学思想和教科研理论武装自己。立足团队建设,让每位教师都拥有一个自己的所属团队。

    1.整合创新,继续开展团队研修活动。

团队研修已经成为学校教师培训的一个重要抓手,目前学校拥有的四个团队要进一步整合,不让成员过多重合,影响效果,又要扩大团队的影响力,尽可能将教师培训下放到团队建设中来,依托四个团队研修工作,满足教师发展需求,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学期初开展团队研修的工作计划交流,学期末开展团队研修工作汇报。

2.开展教师读书活动。

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源,开展读书活动,倡导读名著、读经典,每学期至少精读一本教育书籍,提高教师的人文科学品位。安排读书交流活动,不能进行现场交流的安排在网上交流,并进行考核,结果计入教师校本培训学时。

3.继续开展教师沙龙活动

教师沙龙成为常态,沙龙话题立足课堂教学,通过沙龙,分享和碰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升教师对教学的认知水平,进而提升教学理念,提高教学实践能力。

    4.开展导师培养对象展示汇报工作

    在上学期导师引导下的公开课展示活动的基础上,本学期以微讲座的形式进行汇报交流,展示导师培养的成果。同时,此次活动也是一次校本培训。

5.立足校园数字平台,建设教师个人成长档案

在校园数字平台开辟了教师成长档案栏目,教师每学期更新填写一次自己的成长档案,对照自己的个人发展计划,不断督促自己调整专业发展方向,实现专业发展目标。同时也可以积累个人发展资料,为职称评审和五级梯队优秀教师评审等提供依据。

 (二)深入课题研究工作,规范课题研究过程

    1.积极申报省“十二五”规划课题

以申报省“十二五”课题为抓手,确立学校发展的龙头课题,加强教育现代化技术,鼓励更多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并以此推动学校课程建设与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并最终实现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

    2.组织申报校级课题

现在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有自己的研究课题,每位教师,以课堂和日常教学工作为课题研究的主阵地,使自己的课题研究做到基于教育教学,为了教育教学,在教育教学中,带着课题进行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分析研究的措施,总结得失,写好教育随笔,以推进课题研究,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因此,本学期组织申报校级课题,积极开展微研究。

3.课题研究与各类公开课结合。

每学期学校都会开展各类公开课活动,各课题组成员要将自己承担的公开课与各自研究的课题结合起来,突出课题研究要深入课堂,以课题研究的要求指导平时的教学实践,打造精品课。在公开课中落实课题研究的措施,体现课题研究的特色,充分发挥课堂作为课题研究的主阵地的作用。

4.加强课题的资料积累和整理

    为每个课题建立网上平台,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及时整理上传到网络平台,加强网络管理,定期开展课题研究情况汇报交流。

(三)做好其他服务工作,保障教师发展动力。

1.做好职称评审工作,在职称评审名额有限的情况下,做好职称评比的报名工作,通过职称评审报名,以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发展相结合,让承担更多学校工作任务、教学质量突出的人员得到更多的机会。

2.做好教师月工作量的测算工作和每月工资发放工作。

3.做好盛曙光和钱建明两位老师的退休工作。

4. 做好养老保险改革和工资调整等工作。

5. 做好干部人事档案的换盒和整理工作。

6. 做好法人年检工作。

7. 做好教科研成果统计和奖励工作

8. 做好奖励性绩效发放工作。

 

 

教师发展处

2015.2.18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花园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钟楼区花园新村4号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