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辅助栏目>>栏目备份>>校务公开>>计划总结>>文章内容
2015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发展处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6-01-2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李伟

深化课程建设 加强队伍建设 促进教学变革

——花园中学2015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发展处工作总结

本学期,课程处在校长室的领导下,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加强教研组长队伍的建设,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

一、深化课程建设,提升教学质量

1.完善各学科课程方案。学校的课程结构,在专家建议的基础上经过多轮修改,现已基本定型。依据学校的课程方案,数学、政治、信息技术课程方案也正在修改、审核,使其更有利于学生差异成长和教师专业发展。

     2.深入开展数学课程基地建设。数学课程基地建设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数学课程方案的完善,已组织专家审核,使其更科学、更先进、更丰富。二是在考察、学习的基础上,重新设计新校区课程基地功能教室的布置,使其更具课程文化,更好地为教师专业发展及学生成长服务。三是数学组9位老师进一步探索了手持技术、平板电脑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并到实验初中学习了Hith技术的应用,积极探索现代技术下的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

3推进特色课程——校本课程的发展。深入实施校本课程建设,围绕学生的兴趣,结合教师特长,开发更多更有趣更有内涵的课程,不断丰富课程内容。不断优化学生选课环节,兼顾学生的兴趣和学校特色发展;通过加强过程管理,促进课程建设,注意资料积累;关注对课程本身、学生的评价;继续开展校本课程实施情况动态表演和静态展示活动。

4.积极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途径。本学期从两个方面加强了思考和研究:一是对阳光课堂的理念、要素、流程的探索,各教研组展开了积极讨论,汇总出课堂教学的10大问题,在此基础上对阳光课堂的要素、流程进行修改完善,基本形成我校的阳光课堂模型;二是加强作业有效性的研究,三个年级定期进行优秀作业的展示。

5.继续推行“聚焦”活动。本学期的聚焦活动,一方面是“聚集常规”,每日巡课制度、每周的中层蹲点制度、每周的组长督学制度、定期的课堂教学诊断制度,定期反馈,抓典型、扬先进、重落实,让每位老师树立常规意识,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另一方面是“聚焦课堂”,每个教研组围绕不同的主题展开教学研究,既保证开课的数量,又要保证开课的质量,研究不同的课型,注重听课后的评课、反思、改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加强组长队伍建设,提高校本研修功能

1.进一步落实集备活动。一方面注重集备的形式,强化独立备课、集体研讨的意识,集备活动继续实行一查二审三通报。另一方面注重集备的内容——以教学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重点讨论教法、学案的设计与修订、作业的设计、补偿教学的资料设计等。通过形式与内容的改变,来达到创设较浓厚的集备氛围的目的。

2.丰富联合教研的形式。教研组加强与其他学校的教研组的研讨,丰富教研形式。语文组、艺术组、信息组走出常州市学习,数学组到市内实验初中学习,我校与勤业中学联合对外开课,充分发挥组内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促进教研组成员的共同提高。

三、探索技术应用,促进教学变革

1、加强培训,示范引领。以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为重点,对中青年教师开展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本学期进行了“智学网”组卷的培训、纳米黑板运用的培训、Hith技术的学习培训,通过数学组、生地组几位老师的技术支撑下的示范课,引领其他青年教师加强研究。

2、开展技术能力比赛。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中,进行了微视频制作的比赛,鼓励老师运用新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竞赛,增强老师们的信息化意识与能力。

四、加强科技教育,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以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为目的,开展各种科技教育活动。举办好了第四届科技节,提高好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开发质量。积极组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竞赛,如科技创新大赛,金钥匙科技竞赛,创意机器人大赛,创客大赛,省、市机器人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五、重视九年级工作,稳扎稳打保基础

 

结合八年级时的整体情况及各班学生的情况,制定年级目标、学科目标及班级目标。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及学生的学习动力,合理规划学生在校时间,在给师生减压的同时,提高单位时间的利用效率。稳扎稳打,确保每个阶段都能取得相应进步。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花园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钟楼区花园新村4号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