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花园中学教师发展处工作总结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本学期,以学校第四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划为指引,以学校工作计划为依据,以提升教师专业化素养与科研能力为工作方向,以新技术应用为突破口,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按照学校工作计划要求,不断丰富科研工作内涵,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全面推进学校整体发展而服务。现具体总结如下:
一、加强阳光课堂研究,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本学期在阳光课堂模型基础上,教研组根据本组的课型进行阳光课堂课型研究,形成了各组具有特色的各种课型的教学流程,同时在12月21日和武进湖塘实验中学联合开展的对外公开课。
二、深入推进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要做研究型教师,学校要成为研究型的学校。学校拥有多个课题,本学期重点推进课题进展,省级重点资助课题“城市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心理融入的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十月份赴南通进行接受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的中期评估审核,课题组充分准备,认真汇报,获得了专家组的一致好评,最终我校省级重点自筹课题在中期评估中获得优秀等地。市级备案课题“初中生地图能力培养研究”、“初中以读写结合促进记叙文写作水平的教学研究”、“语文课堂提问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研究”、“初中历史课堂内外情境教学策略研究”开展中期评估,邀请了市教科院理论组的专家进行指导。江苏省“十三五”规划重点自筹课题“依托学科教室建设转变初中化学学习方式的研究 ”进行了开题。
三、深化校本培训方式,切实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1.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活动
本学期开展了35周岁以内的教师教育教学基本功竞赛,三十几位老师参加了比赛,通过理论考试、演讲比赛、粉笔字书写比赛、模拟课堂四个环节,为期两周的比赛,最终评出了单项奖和综合奖。本次比赛重在培训,以赛促学,青年教师在比赛中得到了快速成长。
2. 以评选为契机,激发教师专业发展动力。本学期借助教坛新秀和教学能手、英才教师、特级教师后备人才评比的契机,促使学校的青年教师对照条件,查漏补缺,寻找差距,确定自己的专业奋斗目标。
3.开展教师读书活动。
结合暑期发放图书三本图书《优秀教师一定要知道的17件事》、《可见的学习与思维教学》、《互联网+时代如何成为一名成长型的教师》教师撰写读书心得,并在数字平台读书交流栏目进行交流。有的教研组还安排了教师在教研活动时进行读书分享。
4.开展多种方式的培训活动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素养。本学期聘请了华师大课程与教学系的专家来校讲学、教育局陈小平局长来校做讲座,八位教师走进华师大,进行了一周的教师专业发展高级研修班的培训。
四、继续推进优秀项目建设,提升教师课程意识
项目引进,既是学校课程品质提升的需要,也是教师队伍发展的关键。上学年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学期在校长室的带领下,继续完善和发展梦想课程和STEM课程等项目。
1.梦想课程。本学期,保留原有三位老师的基础上,又有四位老师加入梦想课程教师的队伍中,继续保持了梦想课程原有的好的做法,如每周集备研讨,精心设计学生活动,不断反思教学行为,在梦想盒子中主动发帖等。
2. STEM课程项目。本学期在原STEM课程的基础上,改编、构建适合我校学生发展的本土化的STEM课程。这些课程更方便开展也更加适合我校的校情。
3.小蚂蚁移动教学平台。继续开展基于小蚂蚁移动平台的课堂教学研究,开展实验班教师的培训,很多非实验班老师也积极参与其中。老师们主动运用小蚂蚁移动教学平台开展对外公开课,如曹丽丽老师利用小蚂蚁移动教学平台开设《活板》公开课中运用了实景课堂,同时进行了网络直播,受到了好评。
4.翻转课堂“爱学”平台。本学期在七年级继续探索翻转课堂,通过教师培训,助教的督促,老师们逐渐了解并开设运用,通过翻转课堂的实施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五、高效完成各项任务,为学校发展提供保障
1.完成了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活动。
2.组织教师参加英才教师、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和特级教师后备人才的评选。
3.组织部分教师参加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常州市数字化学习平台应用培训等。
4.教科研成果统计及奖励
5.组织教师参加实验说课评比、学科骨干教师素养提升研修班、江苏省“五四杯”论文评比、常州市中小学教师中华经典诵写讲综合能力展示活动等
6.组织教师报考教育硕士及申报教师学历进修补贴。
7.组织教师参加数字化教学能手和信息化教学能手评比,张红获得一等奖。
8.英语雏雁计划,张金霞老师申报。
教师发展处
201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