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辅助栏目>>栏目备份>>校务公开>>计划总结>>文章内容
2017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处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8-02-2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李伟

深化课程建设 促进教学变革

——花园中学2017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总 

 

一、主要目标

本学期课程处在校长室的领导下,进一步拓宽课程建设内涵,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方式变革。

一、深化课程建设

1.校本课程纲要评比

暑期各教研组负责的校本课程老师积极编写课程纲要,开学后开展了评比。家对校本课程纲要价较高,出了一等奖5等奖7等奖10

    2.实施阳光课程活动周

制定适合学生的丰富多彩的课程修习计划,课程包括必修课程之明德课程(青春有约系列活动课程、科技节活动课程、数学文化节活动课程、英语节活动课程)和选修课程之明理、明尚课程。

各教研组根据教师兴趣、特长以及学生国家课程学习不足提供课程菜单及相应的课程纲要、课程实施具体教案;课程处结合制定课程实施课表及指导学生课程选课具体要求细则,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兴趣自由选择课程教师结合学生上课表现及作业情况完成对学生学时的认定及学生上课评价,学生完成对授课教师的教学成效评价。

阳光课程的实施,学生在自愿选择的基础上,尝试走班上课把差异作为资源来开发,从而实现学生差异化、个性化发展,使得学校的培养目标得以落地生根。

二、狠抓课堂教学

课堂是立德树人的主要阵地。狠抓课堂教学,就是回归育人根本。本学期在课堂教学方面开展了以下活动

1.提高常态课的课堂效率

通过以下方式提高常态课的效率:

1)抓教案。开展了教师教案的检查将整体检查和部分检查结合,尤其是对年轻教师的教案进行了多次检查,并在相关会议上反馈检查结果、示优秀教案。通过教案撰写的检查,提升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水平和理念,为绿色、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2)抓学案。数、英、物、化组的老师暑期认真设计了学案,新学期全部投入课堂教学实践。学校组织专家对学案进行了评价,组评出了一、等奖。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使用学案,发现学案设计中的问题,随时做好记录,为下学年的修订提供依据。

3)抓常态。继续推行年级主任与组长的每日巡课制度、每周的中层蹲点制度、每周的组长督学制度。组长定期深入课堂听课,与被听课的老师交流,将听课情况写上交课程处。

2.展徒弟的汇报

学校为每一位新的老师配备师傅,师傅课堂教学、后辅导、业布置与批改方面心教导徒弟。徒弟在师傅的指导下开设了汇报课,磨课、课的过程了提升了课堂教学能力。

3.开展联合公开课

12份,我校参加或主办了两次公开活动。127日参加江苏省“四叶草”联盟学校教学交流活动围绕“关注深度学习、培养关键能力”的主题,开展了课堂观摩、同题异构、对话交流、班主任生命叙事等活动校的邓顺元、袁云霞婷婷老师的公开课受到了听课老师的肯定。12月21日,我与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联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活动的主题是“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研究”,我校的老师各显神通,语文、数学、英语、心理、生物、体育等11门学科的课堂风格迥异,可谓精彩纷呈。多位老师在合开课中开阔了眼界,锻炼了能力,课堂的理解进一提升。

三、规范作业管理

进一步落实减负增效各项措施,尤其是在作业管理方面,到以下几点:

1.明确各科书面作业用时

作业用时以中等学生为参考,要求教师布置作业时必须注明完成时间。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做到回家后的书面作业总量控制在1.5小时之内。

2.建立作业网上备案制度

求各班主任对每天的书面作业进行网上备案,课程处对作业总量进行检查,每天反馈。对作业量不符合要求的学科任课老师进行干预。

3.建立备课组统一作业制度

各备课组按照授课内容,集体商量作业,做到同一个教学内容同一份作业,提高作业布置的质量。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花园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钟楼区花园新村4号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