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校务公开>>校务信息>>计划总结>>学校计划总结>>文章内容
常州市花园中学2022—2023学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2-08-2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花园中学

花园路径新特色  主动发展创示范

常州市花园中学2022—2023学年工作计划

本学年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2022年常州市教育工作意见》为指导,扎实推进学校第六轮主动发展规划各项任务,深化学校改革,同时结合主动发展示范校的创建,落实好各项工作,提升办学品质,创建“花园路径”办学特色,在省市范围内形成一定辐射影响。

2022-2023学年常州市花园中学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主动发展构建新愿景;办学品质谱写新篇章;五育并举取得新突破;落实“双减”形成新常态;课后服务产生新动力;师生发展创造新成就。

一、强化思想引领,发挥管理智慧

1.强化思想引领,凝聚发展共识。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做好意识形态工作。进一步加强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年级组长以及学校教工的服务意识,主动发展意识,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政治保证、组织保障。

2.加强作风建设,弘扬清风正气。强化师德建设,通过“师德建设月”等活动,组织教职工学习《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和《常州市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学习手册》等相关内容,表彰师德先进,签订《师德师风责任书》等承诺书。依法治校,加强校务、党务公开工作,自觉接受教职工的监督,全面提高教职工参与学校建设、改革的认同感,充分发挥广大教工的管理智慧,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3.创新宣传形式,提升办学品质。结合主动发展示范校创建工作通过各种活动和各级各类媒体加强宣传学校办学品质和成果,让社区老百姓了解花园中学的办学历史、办学理念、学校文化和办学成就。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兴网络宣传渠道,提高宣传稿件和图片的质量,提升宣传品位。

二、打造阳光德育,培育五美学子

1.常态化疫情防控,落实主体责任。构建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体系,提升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积极落实“四早”“晨午检”体温检测措施,常态化填报因病缺课系统。落实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建立师生健康档案,实行动态管理,精确掌握师生健康状况和节假日运动轨迹。加强师生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健康。

2.三抓三促重过程,推进班主任工作。①抓学习,促培养。继续开展花中名班主任成长工作室活动和花中班主任微讲座。充分发挥市名班主任作用,通过研究微课题来培养和带领年轻班主任。②抓过程,促反思。加强落实班主任考核制度,注重过程管理和检查反馈,开展优秀班主任评选和表彰工作,总结工作成果。③抓科研,促提升。完成校总课题的项目研究,市班主任基本功比赛的选拔,班主任案例集的选稿和修改。

3.家校互动课程化,提升家庭教育质量。积极开设家长学校和父母学堂,利用校内外专家及家长中的资源根据我校特点和实际需要开设不同课程,进行分层培训。定期召开家长会,积极推进家访工作。

4.改进五美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主动发展。五美阳光学子评选重在过程,走出以成绩为唯一标准的误区,通过学生自荐、同伴互荐、老师推荐,不断提炼对“阳光精神”的界定和诠释,倡导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5.深入开展主题活动,积极创建花园特色。深入开展生命教育、公民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开展花园特色主题节日活动——体育节、科技节、数学节、英语节等,丰富校园生活。着力打造“名文化”特色德育,将原有的“三名”教育进一步拓展,开展学名人、诵名诗,与班级文化相结合,与学校生命教育、公民教育、科技教育、艺术教育进行整合,探索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花园名文化教育活动。

三、创新课程管理,统筹课后服务

1.聚焦双减目标,抓实教学常规。首先,严格执行市局有关作息时间等规定,严格执行“五项管理”措施,并坚持行政监督,把教学常规管理落到实处。其次,重新拟定课后服务方案,按照省、市的要求,开展“5+2”课后服务,既提供学业指导,也提供多种课外兴趣课程、社团活动,减轻学业负担,开展提优补差。第三,面对疫情常态,积极应对变化。结合时事、切合学生现状自编花园中学各学科学案,落实使用,提高效率。

2.落实教学常规,加强课程资源建设。落实集体备课制度,开展课例研究,提升集备质量各备课组要研究科学应试、素质应试,深入研究,形成科学方法,形成解题套路和策略。继续加强聚焦课堂,基于生源实际,引导教师构建“复习-新授-巩固”的课堂基本模型,提高课堂实效,切实践行减负增效。强化对五年以下教师的培养,以月为单位,不断磨课。同时借助校内骨干教师资源,开设各类课型的示范课,形成教师培养的立体结构。

3.推进课堂变革,促进深度融合。推进数字实验室的使用,物理、化学、生物三门学科走进数字实验室,发挥现代技术对教学的促进作用。研讨“微视频 微课”辅助教学,研究微课促进教学反思、微课提升课堂效率和微课延时服务学生。推进人工智能与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不断研究“互动式校园卡”在教学和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推进场馆建设,省级三模教室,机器人教室,研究建设科创室。

4.强化科技教育,申报省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节活动,促进全体学生提升科学素养。赛练结合,积极准备市科技创新大赛赛,提前选拔车模、航模、建模比赛队伍,建设梯队,使更多学生能力得到提升。

5.“五育”并举,加强劳动教育。结合各学科教学,通过“汇智工坊”品格提升工程项目、“枕河小园”等劳动实践基地,将原有的科技活动、环境教育、劳技教育等资源进行整合,推进劳动实践教育。继续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力度,激发各类教师潜力,开发特色校本课程,打造精品校本课程。

四、加大科研力度,助推专业发展

1.持续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学校立项的市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课题组织开题,市青年教师专项课题加强过程性管理,年底前组织结题。现有的几个市级备案课题,开展课题研究情况研讨,加强课题主持人培训,提高课题主持人的研究能力,争取规范研究过程,多出研究成果。在课题研究中注重教科研成果的提炼和积累,在研究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组织课题组开展教育科研指导下的课堂教学研究,开设专题研究课。

2.努力推进项目研究工作。项目研究重在过程,收集项目研究过程性材料和成果。学校现有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指向五育并举的课程建设与实施的花园路径》,根据项目建设要求,努力开展研究推进工作,加强顶层设计,保障具体落实,以项目为抓手推进学校品质建设。规划学校创新创优项目,指导每个部门开展创新创优项目建设,撰写项目方案,创造性开展项目推进。

3.创新开展“1+1”校本培训。开展技术支持的课堂教学研究,积极申报信息化建设项目,开展技术支持的课堂教学研究,借助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进学校教学高质量建设。加强微课制作培训,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江苏省“五四杯”微课评比。开展多种方式的培训活动,聘请校内外的专家开展花中讲坛,继续开展教研组集体外出研修培训活动,结合引入课程和平台,加强相关理念和实践操作的培训。联系高校等机构,帮助教师提炼研究成果,指导教师发表论文、专著。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读书、演讲、基本功竞赛等活动。

4.开通教师专业发展快车道。“领航花园2025”青年教师成长营开营三年,很多老师在市基本功或评优课中获奖,本学年主要开展理论知识竞赛,教学案例撰写比赛、演讲比赛、班主任技能比赛等。通过一系列比赛和活动,快速推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开展名教师成长工作室活动,学校现有六个名教师成长工作室,本学年请领衔人汇报工作室建设情况,对工作室活动进行考核,评选工作室优秀成员,进行表彰奖励。筹划本学年工作室展示的大型活动,把工作室展示活动和前瞻性项目建设活动相结合。

五、凝炼学校文化,提升服务水平

1.深化校园文化建设。围绕学生、教师和学校的进步和提升,以规划为牵引,以项目为抓手,聚焦“双减”目标、“师生发展”、“人民满意”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改善和美化校园环境,争创江苏省文明校园,积极创建主动发展示范校等,为学校的主动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2.重视学校安全稳定工作。重点落实防疫安全、食品安全、用电安全、饮水安全、消防安全、危化品使用管理安全、校园周边环境安全、学生的出行安全等。加强食堂管理,办好师生食堂。积极主动借助外界力量,例如:社区、民警、家长等资源创新开展安全教育、安全护学、消防演练等工作。

4.加强群团工作建设。结合学校发展的需要,提升工会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效率。积极开展教工文体活动,丰富教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格调高雅、情趣盎然、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完善团委对青年师生的引领作用,以争创“青年文明号”为主要抓手,打造“博美志愿服务”和“阳光社团活动”两大特色品牌,提升共青团活力,为青年师生的可持续发展搭建平台、提供保障。

新的学年,花园中学全体师生员工信心百倍、斗志昂扬,期待学校发展新突破、花园中学创造新辉煌,向着“新特色”“示范校”“大花园”奋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花园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钟楼区花园新村4号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