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校务公开>>校园新闻>>文章内容
【幸福花园 精彩绽放】庆建校40周年系列研讨活动——花园中学与武进芙蓉中学联合教研
发布时间:2021-12-1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花园中学

  为了把“双减”政策真正落到实处,继教师主题论坛后, 12月9日,花园中学与武进芙蓉中学开展了联合教研活动。两校教研组积极准备,以同题异构的方式探索双减背景下优质课堂的新路径。

QQ图片20211210200826.jpg

QQ图片20211210201118.jpg

  品神话之奇,见想象之美

  花中七年级语文组莫芹琴老师和芙蓉初级中学的张悦老师,带来了两节《女娲造人》同题异构课。两位老师构思精巧,侧重有别,各有千秋。作为自读课文,两节课既有相通之处,又各有亮点。

  张悦老师通过插入生动有趣的《女娲造人》短视频带动了课堂气氛,又从“神”和“人”两个方面入手展开了教学。既使同学们感受到了女娲神通广大、温情慈爱的母神形象,又感受到女娲身上人的特征,更通过与《风俗通》中“女娲造人“典故的对比体会到作者想象的奇特丰富。张老师讲课生动亲切,板书设计简洁优美,教学讲解准确详细。最后联系时事,科学家们通过丰富的想象创造了“嫦娥”系列运载火箭,实现了航天梦想,使同学们感受到想象的力量。莫芹琴老师以神话为切入点,以自读课文为纲展开教学。通过文旁批注教会学生自读课文的学习方法,又通过对“说也奇怪…”类型句子的朗读指导,让同学们体会女娲神力无边,情感丰富的特点。女娲对人称呼的变化、造人时的细节描写等的反复品读促进了学生的深入体会。莫老师语气和缓,循循善诱,出口成章,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最后,通过对比《风俗通》中增、删、不变的部分得出故事改编要与时俱进,合理想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课堂完毕,两校老师进行了亲切的探讨,不仅对课堂教学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评价,也对自读课文、名著的教法进行了交流讨论,互通有无。双方老师都对对方课堂教学赞不绝口,芙蓉中学老师也对我校学生的课堂反应做出了高度评价。

1.jpg

  梦回繁华,一梦千年

  两位八年级老师语文老师就《梦回繁华》一课同题异构,一花两朵,开出各自的芬芳与美丽。

  芙蓉中学的老师的教学基本功非常扎实,仪表大方自然,语调抑扬顿挫,对于学生循循善诱。在课堂开始能有效的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播放会动的《清明上河图》,使学生迅速融入到当时的情境中,为学习课文做了很好的铺垫。整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过渡自然。教学环节的设计符合了自读课文的特点,并给学生以具体的方法指导,让学生通过自读课文梳理说明文的五要素。老师在课堂中能够充分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能够自学的内容,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学;学生能够自己表达的,教师鼓励学生去表达;学生自己能做的,就放手让学生去做。本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花中尤静老师的课堂简约却不简单,教学环节层次清晰,环环相扣。这节课尤老师并没有“循规蹈矩”逐段教学,而是把握自读课文的特点,从学生阅读兴趣出发,根据说明文本身的特点,大胆驾驭教学内容,通过“阅读者”、“写作者”、“历史爱好者”和“美术爱好者”四个教学模块引导学生探究,“针针见血”把教学重点、难点一一落实解决。充分彰显了“融”字——将语文学科与艺术学科恰到融合。借别人的地种自己的田,提高阅读能力,审美能力。教师主导而不主演,肯于把课堂让给学生,摒弃了课堂的碎问碎答。展现出了对教材的大开大合的模块设计。

  欧姆定律新应用

  花园中学九年级物理组岑洁萍老师和芙蓉中学朱玉洪老师开设同题异构课《欧姆定律的应用》。

  两位老师精心备课,课堂教学成效显著。岑洁萍老师耐心引导,重点突出,学生在他的引导下兴致勃勃地设计起了一个个有创新的电路。朱老师构思巧妙,利用生活中常见的额温枪,把电阻的大小与温度的关系直观地表现出来了,在场的老师都说好。

  评课环节,邵羿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给予高度肯定和赞扬。他评价朱老师的课条理清晰,结构顺畅,学生体验投入规范操作,参与度高。而岑老师的课将数学思想结合在物理教学中,在教学中渗透了数学的等效替代方程,是数学和物理结合的一个典范课。评课最后,花园中学正高级教师颜小虎,应邀为两校物理组老师做了题为《做一个有作为的老师》的专题讲座,大家都表示很受用。

  线段、直线、射线,线线精彩!

  花园中学的苏洪老师和来自芙蓉初级中学的李品良老师,分别为老师们带来了两节同题异构课——《线段、直线和射线(2)》。作为这次联合教研活动的公开课,两位老师都精心备课,巧妙设计,两节课既有相通之处,又各有亮点。课堂上精致的教学设计、丰富的探究活动、热烈的合作探究氛围,让听课的老师收获满满。

  苏老师的课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设置了符合学生已有认知的情境,引出比较线段大小的各种方法,课堂板书清晰条理、设计环环相扣,针对重难点的突破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师生互动配合默契,实现了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效果;李老师作为刚工作三个月的年轻教师,课堂导入新颖,精心设计教学任务,细致深入地研究和利用教材,把知识连成串,学生参与度高、讲练结合恰当,体现了李老师较高的科学素养和严谨踏实的教学风范。

  课后,各校老师进行了热烈地评课,一致认为授课老师从备课、上课无不体现了细致、认真,严谨的态度,同课异构的形式为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建设营造了十分浓厚的教研氛围。

QQ图片20211210201033.jpg

  让化学课走进生活

  花园中学唐泓老师和芙蓉初级中学陈心雨老师带来两节公开课——《物质在水中的分散》,两节课虽然主题一样,但是各有特点。

  唐泓老师以小馄饨的汤料为主线,通过展示汤料配方中各种的调料溶解在水中的现象,使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及观察总结出三大分散系的特点,以餐后洗碗作为过渡引出乳化。课堂以概念建构,理解本质,感悟价值三个层次递进,让化学课堂真正回归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芙蓉初级中学陈心雨老师以生活中几个不同的小场景引出课堂内容,通过高锰酸钾、食盐、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让学生总结溶解和溶液的概念,以泥沙和油在水中分散的现象概括悬浊液和乳浊液的定义,最后通过洗衣服巧妙地引出乳化,整节课风趣幽默,穿插了一些小游戏巩固课堂所学,学生参与度很高。

QQ图片20211210201010.jpg

  情理交融的历史课堂

  花园中学历史组郭子寒老师和芙蓉中学胡佳丽老师,在芙蓉中学对八年级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一课进行了同题异构的公开课交流。课后,在花园中学历史组袁老师和芙蓉中学陈老师的组织下,双方历史组老师进行了评课。

  首先,胡老师和郭老师,分别就自己的课堂设计的核心思路做了阐述。接着,双方历史教研组的老师也针对两位老师的课堂做了评价探讨。花园中学袁老师对于胡佳丽老师在本课中以“信仰”为核心思路贯穿课堂的想法提出表扬,胡老师的课堂以民族情感感染学生,以信仰的力量鼓舞学生,并且在课堂设计中很好地依托了“希沃白板”这个平台,将许多小游戏融入其中,让课堂富有活力。芙蓉中学李老师也对郭子寒老师的课中善于运用材料,环环相扣,培养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时空观的做法表示赞同。郭老师的课更加侧重于理性地分析,而胡老师的课则以情动人两位老师可以说各有特色又不乏亮点。

  最后,两校老师都对于两所学校未来的合作交流提出了各自的期待,希望能共同进步,砥砺前行。

  最火热的冬季课堂

  芙蓉中学的蒋老师和花园中学的丁老师分别就《原地双手头上掷实心球》这节课进行了同题异构的公开课。

  首先,芙蓉中学的蒋老师率先出场。蒋老师巧妙利用羽毛球作为一堂课的线索,层层递进,上出一堂非常流畅、效果极佳的实心球课。蒋老师虽然才刚刚工作,但是上课水平已经非常沉稳。整节课的构思巧妙且新颖,教学手段非常丰富,获得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接着,花园中学丁轩老师的出场,把本次教研活动推向了高潮。丁轩老师在冬天短袖上身,无论从开始部分音乐的进入,还是基本部分的内容构成,以及练习过程当中的巡回指导,每一步都充满活力,一节课实心球课上下来短袖都已经湿透。丁老师的激情与活力,感染了所有的学生,学生都热情似火地参与进去。

  最后的评课阶段,芙蓉中学和花园中学的老师针对这两节课进行了交流与探讨。大家都很肯定这两节课,也对两位老师在这节课上的不足,也进行了探讨,两个学校老师思维的交流让大家都受益匪浅。

  真实情境下的英语课堂

  花园中学李冬梅老师和芙蓉中学赵洁老师以7A Unit 7 Reading 为授课内容 ,进行了同题异构。李老师的课体现了新课标对阅读课的要求 ,设计的问题层层深入 。阅读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了解背景等方式来提升阅读技巧 ;以丰富的活动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最后为学生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 ,进行语言输出,有助于学生学以致用 。

  赵老师的课注重中西文化的对比。教学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价值观的引领 ,将育人渗透在教学活动中 ,充分体现了英语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三人行, 必有我师” 。这次同题异构活动为我们组英语教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展示与交流平台 ,也为创建高效课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八年级英语组张彦芬老师和芙蓉中学张艳老师都针对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reading台湾地震内容进行了开课展示。 两位老师都精心备课,构思新颖精巧,为全体听课老师展示了一节生动而充实的阅读课。芙蓉中学的学生们也生动活泼,上课大胆积极,两位老师都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两节课结束后,我校和芙蓉中学八年级英语组就两节课进行了深入研讨。张彦芬老师先讲解了自己的教学设计,从读前、读中、读后,唐山地震导入,逐步引入新单词。通过快读文章,设计给文章另选标题的巧妙题型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地震的开始、期间和之后,按段落引导学生进行详细阅读。让学生感受到主人公勇敢、冷静和机智。她通过读后采访,小组讨论,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我们应该在地震中怎么做来保护自己,学生就此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陈艳随后也分析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她着重于台湾和地震两个词。侧重先介绍台湾,导入独特新颖且符合实事,极大的激起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她通过时间线和主人公的情感变化线来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理解。最后做了总结呼应。

  随后,祁建英和冯雪老师都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详细的评析,也对可取之处和改进的空间进行了总结。

  来自芙蓉中学的张田老师和花园中学的戴月敏老师分别给大家呈现了九年级的两节阅读课。两位教师课前准备充分,教学思路清晰,教学方式生动、趣味性强,活动形式多样,关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教学的渗透,注重教材的思想性,知识性和欣赏性,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课后,与会人员紧扣教材,从生本出发展开了富有实效的研讨交流活动。大家从教学内容的整合、小组合作的充分适宜、课外延伸的智慧拓展以及英语教学育人特点等方面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以研讨促教法,以研讨研学法。

  此次联合教研活动实效性强,让大家在学习与反思、探索与交流中,进一步明确了“双减”背景下优质课堂该怎么进行,帮助两校的师们进一步更新了教育观念。展现了教师积极适应时代,主动寻求改变的教学态度,充分发挥了团队共研的价值。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花园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钟楼区花园新村4号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