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河小园
学校北面围墙边有一块空地,很小,但却有个很诗意的名字: 枕河小园。透过围墙的栏杆,就看到一条小河,在阳光下波光粼粼,杨柳拂岸。一长条空地被整成一小垄一小垄的菜畦,整整齐齐的,被七年级各班依次领走,每班还给它起了个诗意浪漫而又悦耳动听的名字:傲梦园圃,半亩花卉,“幸运草”园,凝翠园,桑麻乐园,春华秋实,南山小筑,归园田居,陌上花开……。我走在园边,凝视沉思,不禁为这些给它起名的学子们的文学素养和创新思维暗暗赞叹。名字写在班牌上,班牌上还有志愿“菜农”的名单,五六人吧,这些小主人经常还得来照料它们的领地,松土、播种、浇水施肥的。这里一年四季,赤橙黄绿,色彩斑斓,姿态万千,生机勃勃,春来蜂飞蝶舞,嘤嘤嗡嗡的,冬季也不闲着,麻雀们来觅食嬉戏,依然叽叽喳喳的,学生们课间午休,还常常三五一群,徜徉路边,驻足观赏。小番茄,一球球三五个,掩映在绿叶中,有的青,有的红;簇簇黑白的蚕豆花已萎蔫,挂起了豆荚;韭菜小葱 ,一畦畦细小嫩绿,散发着清香;黄瓜藤蔓爬上了架,朵朵黄花在绿叶间摇曳,根根黄瓜垂挂在在架子上,或大或小,或隐或现;豇豆也爬上了架,开花结果,长长的青辫一天天地悠闲地伸长着,不急不躁,任其自然。一切都在这湿润的暮春时节蓬勃生长,阳光正好,雨水正好。食堂里的厨余,鸡蛋壳、豆荚壳、莴苣皮,堆在墙角,小山似的,日晒雨淋,逐渐腐烂发酵,几天后遂成有机肥,撒入菜畦,滋润着她们茁壮成长。如今这绿色的有机菜,入口鲜灵,柔软肥美,真正的小时候的味道,不像现在的农场菜,都是化肥农药沃出来的,有些还打了激素,萝卜像冬瓜一般壮硕,韭菜叶真的肥大得如麦苗一般,让人难辩,吃起来,粗糙多渣,味同嚼蜡,不敢吃,不爱吃,又无可奈何。
如今的菜农,总希望自家田里的菜,要长得大,长得快,有卖相,为此难免要用些化肥、农药、激素之类,这样可以多卖几个钱。而校园里的枕河小园的菜,沐浴在阳光雨露下,本色自然,没有功利,生长得不急不慢,所以这里的菜,绝对有机绿色,口感极佳。菜的生长原本如此:顺其自然,适当辅助;人的成长,是否也该这样,不能脱离实际,揠苗助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