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根据《2018年常州市教育工作意见》和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秉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教育理念,以学校第四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划总结性评估及第五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划启动为指导,以”新优质学校”创建为契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办学质量为关键,以改革课堂教学为抓手,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加强队伍建设为动力,努力实现学校的品质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构建更加主动、更有影响力的发展态势,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主动发展。
二、主要目标
学校主动发展构建新愿景;办学品质争创新优质;课程建设取得新突破;课堂改革形成新常态;教师发展产生新动力;学生成长创造新成就。
三、主要任务
1.提升德育水平,实现学生发展高成长性。
学校将进一步创新教育方式,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多更广阔的空间。学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德育主要内容,以公民素养提升、爱国主义教育为主要培养目标,整合各方资源,拓展德育途径,实现立德树人。具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起始年级抓起,提升养成教育品质。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将精心编写的《养成手册》,发放给每一位七年级学生,于新生入学教育时组织学习,培养学生思想品德,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2)完善课程体系,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进一步完善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丰富德育方式,开展科技教育、劳动技术教育、研学旅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3)创新工作方式,丰富德育工作内容。我校将进一步丰富学校社团建设,建立积极健康的学生同辈文化。在公民教育品牌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食育教育,加强学校营养配餐员培训,确保学校食堂食品工作安全规范,确保学生餐饮提升品质。
(4)整合德育资源,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学校将继续通过“汇智工坊”品格提升工程项目,将原有的科技活动、环境教育、劳技教育等资源进行整合,构建“汇智工坊”德育课程体系,开展“汇智工坊”系列活动,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5)改进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主动发展。学校将阳光学子评选、优秀运动员、三好生、单项积极分子等评比,整合成“五美学子”达级评比和综合素质评价两大体系,让每一位学生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并得到相应的评价,激励其主动规划、主动发展。
2.依托工程建设,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通过建设,建成一支整体水平较高、充满活力的适应学校事业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以“四有”好教师为培养目标,以项目研究、课题研究为抓手,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主要举措:
(1)建成队伍建设的分级培养体系。根据教师个体情况,制定教师成长规划。30岁以内的年轻教师以基本功提升为主要内容;45岁以下的教师以项目研究、课题研究为主要培养目标;45岁以上的教师以培养青年教师为主要任务。
(2)发挥课题研究的引领作用。通过国家级子课题、省课题、市课题等10多项课题研究,培养一批善思考、会研究的学术型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质量。
(3)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岗前培训、现场观摩、师徒结对等形式,提升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使青年教师尽快掌握教育教学规律。为青年教师搭建稳定的教育教学实践展示、交流平台,使青年教师能脱颖而出。
(4)加大骨干教师培养力度。根据教育局修订的“五级阶梯”优秀教师管理办法,对校内各学科骨干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教科研情况进行摸底排查,在课题申报、论文撰写、基本功竞赛等方面做出针对性的指导,并为他们积极提供机会展示自己,加大他们的职称评选、五级阶梯评选的扶持力度。
(5)大力实施名班主任工程。依托市教育局“名班主任工程”,一方面推出我校的优秀班主任积极参评,另一方面依据市名班主任的条件,进一步加大班主任的培养,逐步建立班主任荣誉制度、培养机制。
3.狠抓课堂教学,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质量。
课堂是立德树人的主要阵地。依据《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狠抓课堂教学,就是回归育人根本。主要举措:
(1)提高教学设计的质量。将整体检查和部分检查结合,以备课组、教研组、全体教师为单位不定期检查教案,将优秀教案进行展示。通过师傅指导、专业培训、教案撰写的评比、检查,提升青年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水平和理念,为提高课堂效率做好准备。
(2)深入进行学案导学的研究。各教研组在上学年设计、使用学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新学年的学案,并丰富学案的使用,在课堂教学、课堂练习、课后作业中充分发挥学案的功能,让学案真正为教学服务。
(3)提高常态课的质量。继续推行年级主任与组长的每日巡课制度、每周的中层蹲点制度、每周的组长督学制度。每两周的组长会议上,组长汇报两周的听课及与老师交流的情况。让每位老师树立质量意识,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力争“优质课常态化,常态课优质化”,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4.拓展课程内涵,确保项目实施育人功能。
项目引进,既是学校课程品质提升的需要,也是教师队伍发展的关键。新学年,学校将继续推进以下几个项目的实施:
(1)江苏省数学课程基地项目。崭新的数学课程基地已投入使用。数学文化走廊、多媒体中心、数学探究室等场所,为数学教研组的发展、数学课程开发提供更好的条件,为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提供保障。
(2)真爱梦想课程。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梦想课程”项目,改变了课堂的组织形式,改变了教师的教育预期,改变了学生的课堂状态。新学年,梦想课程将在课程的进一步开发、课堂的进一步开放方面做出更多的尝试。
(3)STEM课程。学校成为上海STEM云中心课程基地,新学年学校将在教师培训、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方面,充分利用外部资源,结合花园中学校情学情,开发出花园特色的课程体系,进一步提升花园的科技教育品质,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5.凝练学校文化,主动发展提升优质化水平。
做好三年主动发展规划总结与启动工作,做好“新优质学校”的申报工作,进一步深化学校的文化建设。
(1)积极做好三年主动发展规划的总结性评估与启动工作。落实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学校主动发展工程的实施意见》,组织第四轮学校主动发展总结评估,启动第五轮学校主动发展规划论证。
(2)开展“新优质学校”创建行动。围绕学生、教师和学校的进步和提升,以规划为牵引,以项目为抓手,聚焦“课程建设”、“学科教学”、“评价改革”、“教师发展”、“学校文化”等,积极申报“新优质学校”,为学校的主动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3)完善学校现代管理制度。根据学校原有制度及现存问题,通过校务委员会、教代会、家长委员会、学代会、社区共建活动等,广泛征询意见,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在规范办学、制度完善的同时,实现民主办学、开放办学,从而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新的学年,花园中学全体师生将始终怀揣梦想、脚踏实地,推进学校发展新突破。
常州市花园中学
2018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