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
开题论证书
学 科 分 类 高研班专项课题
课 题 名 称
课 题 负 责 人 李 伟
负责人所在单位 常州市花园中学
开 题 时 间 2019年11月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二〇一六年一月制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
1. 开题时间: 2019年11月2日
2. 开题地点: 九洲环宇商务广场东京厅
3. 评议专家: 潘小福、徐德同、朱世周、刘成兵
4.参与人员: 芮金芳、王素旦、荆亚琴、谢丽、毛文意、李伟
|
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目标、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可加页)
一)题目:“立德树人”视角下初中体育学科育人的策略研究
二)研究目标: 本文以当代教育教学理论为基础,以体育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为指导,借鉴课程理论的研究路线,针对“立德树人”视角下初中体育学科育人的问题,从现状调查、问题分析、途径构建和对策研究等方面,对常州市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进行策略研究,尝试提出以下研究目标: 1.探寻初中体育学科育人的价值及维度,厘清研究思路和范围。 2.了解初中体育学科育人的现状,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3.建立初中体育学科育人途径,为相关策略的提出提供技术路径。 4.形成初中体育学科育人的策略,为一线教师提供一定参考。 5.初步形成初中体育学科育人的评价指标,为课题成果的推广提供保障。 三)研究内容: 1. “立德树人”视角下初中体育学科育人的价值及维度 1.1相关概念的阐述 1.2相关的理论依据 1.3初中体育学科育人的价值 1.4初中体育学科德育的维度 2.1调查现状 2.2问题分析 3.“立德树人”视角下初中体育学科育人的途径构建 3.1教学目标层面 3.2教学内容层面 3.3教学方式层面 3.4教学评价层面 4.1 策略的构建 4.2 策略指导下的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案例分析 5.1学习评价指标的构建 5.2教学评价指标的构建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和研究国内外有关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研究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案例,提炼和概括其中的精髓部分,以明确本项目研究开展的前提和基础。 2.调查和访谈法:经专家论证,信度、效度检验,对参与研究的师生进行问卷调查,进行学术分析。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将对常州市体育专家、教研员以及高校相关专家进行访谈,同时对常州市一线体育教师,学生及家长进行访谈,进一步探究初中体育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价值及策略,为课题的顺利结题提供保证。 3.数理统计法:对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主要运用均数、标准差、百分比等“描述性”统计指标)处理与分析。 4.行动研究法:以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为载体,立足课题,进行行动研究,优化教学设计,将研究内容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 5.总结经验法: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分析、概括、挖掘经验材料,并使之升华,从而更好地更理性地开展研究工作。 6.案例研究法:通过课题组的听评课,集中讨论研究典型课例,从而进行深入的考察与分析。
五)组织、分工: 姓 名工 作 单 位专业技术职称研究专长在课题组中的分工李伟常州市花园中学中学高级教学设计主持人、实证研究刘成兵常州市教科院中学高级教学评价主持人、理论研究高杨常州市花园中学中学一级教学设计实证研究郭新丹常州市花园中学中学一级教学设计实证研究丁轩常州市花园中学中学一级教学训练实证研究林毓强常州市正衡中学中学一级教学训练实证研究田俊杰常州市花园中学中学一级教学设计资料收集钱继良常州市花园中学中学一级教学训练课例研究梁瑞涛常州市正衡中学中学高级教学评价数理统计张涛常州市花园中学中学高级教学训练资料收集王秀芬常州市花园中学中学高级教学评价资料收集孙建顺常州市新北区孟河实验小学中学高级教学管理理论研究 六)研究进度: 通过平时的教学观察和调研发现问题,收集整理并分析国内外有关资料,确立课题,拟定研究方案,初步成立课题组,进行课题研讨,设计课题评审书,进行课题的申报。 第二阶段:论证梳理阶段(2019年9月——2020年6月) 进一步修改研究方案,建立课题研究组织机构,明确分工,相互支持合作;制定相应的课题研究制度;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相关理论学习和交流;邀请专家对课题进行可行性分析和论证;建立课题专题网站;设计调查表,进行调查分析;梳理研究的操作途径;立足课题,突出研究重点,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用行动研究法在实践中探索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途径构建和教学策略。 第三阶段:深入实施阶段(2020年7月——2022年2月) 以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为载体,立足课题,改革现行的课堂教学行为;辨析核心概念与相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理论联系实际,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成果推动理论创新。构建学科育人教学设计指标、教学评价指标,并寻求专家的指导;课题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推动本课题研究走向深入;进行中期总结,加强资料的收集与积累,力争顺利通过中期评估。 对第三阶段构建的学科育人教学设计指标进行实践,并在实践中进行调整;加强课题研究课的推广交流;加强资料积累和成果的呈现;对课题研究进行总结研讨,撰写结题报告,准备结题工作;撰写相关研究论文,并进行课题研究成果的推广。 技术路线图:
|
七)可行性分析 1.主持人、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 本课题主持人李伟为常州市体育学科带头人,中小学高级教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毕业,师从南师大体科学学院周兵教授,系统的学习了教育理论和科研写作;主持过市级课题一项,核心成员参与省级课题两项,均已结题。此外,撰写论文近40篇,在市级以上获奖或发表近20篇,主持人在学校除体育教师外还负责学校党务工作,在思想理论研究上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课题主持人刘成兵老师为常州市体育学科教研员,中小学高级教师,长期从事体育教科研工作,研究经验丰富、理论与实践水平都很高;课题组成员孙建顺老师,特级教师,有较高的教科研理论水平,两位名师能为课题组开展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帮助与指导。 课题组核心成员年龄结构搭配合理,学术背景丰富互补:主要为校长、中学骨干教师,中青年教师和各个体育运动项目的资深教练,长期从事体育教学和训练工作;课题组教科研能力突出:成员中一位特级教师,两位市学科带头人,一半以上成员为中学高级教师;课题组德育研究上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成员中有三位学校党务工作者,三位学校团委骨干;课题组成员教学经验丰富,好学上进,多篇论文获省市奖项,以上为本课题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较好的基础和保障。 2. 研究基础: 本课题组一直致力于“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体育课堂实践探索,本课题是在已结题的市级课题《基于学生主动参与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研究基础上深入思考而来,研究团队相对固定,成员课题组对本课题进行了大量的文献研究,翻阅文献一百余篇,对体育课堂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实践,主持人撰写相关论文《注重教师语言修养,成就精彩体育课堂》、《过程性与终结性结合的学习评价对初中生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的实验研究》已发表,《体育教学对提升学生自我价值感的研究浅析》获省优秀论文奖。组员林毓强老师撰写的《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品德的研究》、《初中足球教学培养学生体育精神的研究》已经完成待发表,前期调研基础较为扎实。 3.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 课题组成员都是教育教学一线的校长、体育教研员和体育教师,直接面对学生、教师、课程,课题组可以直接获取各种有价值的研究资料;课题研究主要基地为常州市花园中学和常州市正衡中学,两所学校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工作,花园中学体育教研组连续两年被评为星级教研组和校“阳光团队”。正衡中学体育教研组连续多年获得校优秀教研组,九年级备课组连续多年获得校最佳备课组,课题组内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学习研究氛围浓厚。有领导的重视和全体组员的团结合作,保证了本课题的顺利实施;借助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多位专家及相关高校专家作做全程指导,能够为课题研究的可持续发展指引方向,提供理论支撑。综上所述,完成本课题具有丰厚的保障条件。
八)本题目的创新之处和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 可能的创新之处: (1)课程改革还在深入,体育教师能用本课题相关的新课程理念来调节自己的教学行为,转变教师的角色定位,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将进一步满足、丰富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 (2)本课题研究从理论入手,研究重心放在教学实践上,课题研究的成果构筑于教学实践的基础之上,能更多地关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实际及可行性和操作性,因而既能构建一定的理论框架,又有经过实践检验的丰富的案例,使理论更具有实践性。 (3)“立德树人”视角下初中体育学科育人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是研究的难点,也是需要在实证研究中进行突破的内容,同时也是研究的创新之处。 (4)通过研究,可能促成有助于学生在体育课堂形成良好的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的课程设计以及实施策略,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理念的落地提供参考。
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 成果名称成果形式完成时间责任人阶段成果“立德树人”视角下初中体育学科育人的现状调查论文2020.02高杨“立德树人”视角下初中体育学科育人的现状分析调查问卷、论文2020.05林毓强“立德树人”视角下初中体育学科育人的教学策略论文、案例2020.10李伟“立德树人”视角下初中体育学科育人的评价指标研究论文2021.05课题组最终成果“立德树人”视角下初中体育学科育人的教学策略及案例分析论文、案例2022.06李伟推立德树人”视角下初中体育学科育人的教学课例、教学设计、教学评价表公开课2022.09课题组
|
三、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建议,限800字)
1. 由常州市花园中学李伟主持的课题《“立德树人”视角下初中体育学科育人的策略研究》,制定了详细的研究方案,本课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具有可行性。经评估小组研究,同意该课题为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 2. 题目建议改为:《“立德树人”视角下落实初中体育学科育人的策略研究》,使题目结构更加完整。 3. 课题研究内容应着重策略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要抓住课堂,通过调查实践取得研究实效。
评议专家组签名
年 月 日
|
四、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报评审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1000字,可加页)
根据研究目标和内容,结合评审专家组的建议,将课题名称变更为:
《“立德树人”视角下落实初中体育学科育人的策略研究》
课题主持人签名
年 月 日
|
五、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科研管理部门盖章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