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闻不如一见,眼见不如实践。新学年伊始,花园中学便开展了劳动与技术实践课程,旨在给学生创设一种开放、主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获取信息时代所需的各种知识和能力。不负所望,我们的学生收获满满的。
一笔一划是历史的印记;一刀一刻皆是感情的汇聚。纸上那鲜红的朱砂是工。匠心血的凝聚。篆刻,刀锋千转蜿蜒成画。
打磨是美好的开始。砂纸上,拿着切好的石块,一点点地磨着。这是最基础的。若基础打不好后面的工作也做不好。耐心,也随着石块消磨,渐渐的大家都疲倦了,看着书上精美的纂刻印章图,忍耐着手酸,谁也不愿在开始时停止。因为打磨是亦是情感的积累。只有磨合好才会成为后来一块完好的刻章。
以铅笔画稿,以毛笔勾线。一个小方块外再套一个大方块,相比数学作业上复杂的几何图,纸上的图案如此简单,却在石料上显得歪歪扭扭,丑陋成像刚学会写字的小孩儿写的数字。伴着不断的手抖,心惊胆战地以毛笔勾线。在实践活动中简单的直线反而将我们为难。
刀锋千转蜿蜒成画。刀在石料上刻着,可是一会儿刻歪,一会儿超出了石块,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完美的样子。(八十班 韦小婉)
于我而言,学校文化课好比夜市繁华的街道,而阳光活动课程就是夜市街道上璀璨的星星,它们使得夜晚迷人风光达至巅峰,令人陶醉其中。正因为阳光活动课程的星星点缀,才使得文化课不那么枯燥乏味,甚至更加容易激起我们的求知欲,帮助我们突破学业上的瓶颈。
我这次报的是现代折纸,说实话,我开始报这门课仅仅因为好奇,但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现代折纸,现代折纸在融汇传统折纸技巧的基础上,加入了新的折纸方法,使得作品更加具有生动性,逼真性。
看,投影屏上折纸大师折的独角兽,蓝色的鬃毛,白色的身形,高贵典雅的气势呼之欲出。让人看了为之一震,竟有如此完美的折纸作品,真让人无法相信这样的佳作只是出自一双手,一张纸!不知何时,我们每人面前多了一小沓彩纸,可能由于我们太专注于观察独角兽,竟没有注意到老师已经将彩纸发放给我们。轮到我们一显身手了,刚开始,我有些慌乱,我们能折出大师们那样完美的折纸作品吗?老师细致的讲解,让我渐渐安心,按照老师的要求一步步做,大家很轻松学会了,看来,折纸也没有那么难嘛!对于明天高难度的作品,我也是很期待呢。(八二班 吴妮娜)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有谁能想到那一束束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花艺作品,竟是由这一根根五颜六色的纸藤做成的。
纸藤,顾名思义,就是被卷成像藤条一样的纸。那么,大家一定会想,藤条一样的纸和花艺作品有什么联系,开始是我也是很疑惑,但是后来,我不仅解开了这个疑惑,还亲自去动手实践,真的特别神奇,就像是变魔术一样,刚刚还是一根普通的纸藤,摆弄了一会,竟变成了一朵玫瑰花。
我选的是做蓝玫瑰,蓝色的纸藤趴在桌上,我左看右看,都不大相信这能做成朵蓝玫瑰。老师似乎明白我们这些初学者的小心思,便说道:“大家都别光看着,跟着视频做,肯定会有收获的。”本来半信半疑的我们听老师这么一说,心里好像有底儿似的,拿起纸藤便开始学起来。
最难的要数卷花瓣和贴花瓣,用锥子在每片花瓣45°角处卷起来,然后再把卷起来的部分用力压,形成自然的褶皱。也许听起这并不难,但是做起来就没那么简单了。
我小心翼翼的用锥子把花瓣上卷,可是怎么卷也卷不上,那锥子仗着自己全身都很滑,便死活也不愿意卷花瓣。没办法,做成花瓣前,我得先驯服这个锥子。我找了好几张废纸,在纸的边角处开始一点一点的卷。也不知道我卷了多少纸来练习,才能把一片花瓣做出来。接下来还有一个难关,压。我从花瓣的一头开始向下压,也不知怎么了,只要我一压,那花瓣好像跟我过不去似的,它们扬起幸灾乐乐祸的笑脸,似乎在嘲笑我。
我气得想罢工。老师正好看见了这一幕,向我走来。“这样压力气用的太小了,要像这样”,说着她随手拿了一片卷好的花瓣示范起来。我这才如梦初醒般,瞬间明白了自己错在哪……
经过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插曲,最终,我还是把小小的纸藤变成了漂亮的蓝玫瑰。这就是神奇的魔术。(八一班 张玉婷)
夏日的热浪还未完全消退,阵阵微风已带来些许凉意。
时间不停地流逝,我们已长成少年。又来到了青少年培训中心。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古话说,技多不压身。我这次选择了建筑模型这一门课程。
古往今来,从原始人的房屋,古埃及宏伟的金字塔,北京的故宫,到今日的现代化建筑,这些是人们的家园,是文明的起点。这些建筑,牢固,实用,美观。是工匠们的呕心沥血的作品。而模型,则是将其壮景复制缩小。用纸,用木头将钢筋混凝土建筑缩小,再缩小。
做模型,先要有展开图,这需要我们分毫不差,才能做到完美。单是这些简单的图形还不够,折叠,更要严谨,房子要的就是正,房梁歪了,就成了“危房”。要拿着钢尺对准再划出折痕。上了一节课,学了点皮毛,但也能感受到别人所付出的辛劳。
我不禁想到了“大国工匠”一词,他们用对自己严格的要求,建造出一件又一件精美的艺术品,用高要求来保证质量,我们,不也应这样吗?(八十班 马欣悦)
古老的中国,古老的艺术,古老的传承,金工正是这古老成员的一个。今天,作为这个古老国度的一分子,我们来体验金工制作。
刚进实验室,一股淡淡的铁锈味扑面而来,大家忍不住皱了皱眉,却又抑制不住体验的兴奋,这里的每个器材对我们来说都是新奇的。尖锐的划针,大小形状不一的锉刀,先进的钻孔机……“不要乱用,记住要领,千万别受伤”在老师多次的嘱咐下,大家开始动了起来,我拿起身边最近的一个锉刀,左脚30度,右脚75度,双手端直持平,开始锉削,这可真不是一个容易的工作,不仅要掌握好重心、力度,还要小心不要锉歪了,实验室中传来阵阵刺耳的锉削声,这声音不好听,大家却都专心地投入工作,不一会下来,两只手都麻了,汗水滴落下来,但是心里却是十分开心,看着自己的作品很是自豪,但是接下来才是考验技术的时候,锯削!我紧张地拿起锯刀,握着巨型刀柄,心中有些忐忑,第一刀下去就不是很正,右手握刀柄,左手握锯头,调整好姿势,一下一下拉动据刀,锯刀刺耳的尖叫在耳边回响,我却并没有什么影响,寻找着感觉,才锯了一半,我已经是汗流颊背,口干舌燥,金工工人也是不容易啊!我这次要完成的作品是字母“F”,平时看起来不难的字母,要成形却要耗费大量时间和心思。(八二班 曾怡韬)
“嚓嚓嚓...咚!”在木工教室里,割据木料的声音不绝于耳,一条条木料在同学们的板锯下被切断。
早晨,踏入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大门,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进入木工教室,一阵木头的清香扑鼻而来。同学们对木工教室里的器材感到十分好奇,纷纷开始议论。上课时,老师先问了我们几个关于木工以及木头的问题,接着向我们介绍木工常用的几种工具:虎口钳、板锯、手拉锯、木工铅笔以及直角套尺。老师让我们熟悉一下板锯,我们用木工铅笔在木料上画出了300mm的位置,再将木料固定在虎口钳上,用板锯来回拉伸后锯下。
随即,我们开始制作三通诸葛孔明锁。首先要用直角套尺画出规定的线段,在需要舍去的木料上做好记号,接着用手拉锯割据好位置,用撬棍将多余的部分撬掉,然后用砂纸及侧刀细细打磨表面,使表面变得光滑平整,最后再将孔明锁组装起来,就完成了。
通过一天劳技课程的学习,我体会到了木工师傅的辛苦与伟大,将一块块木块制作成一件件有意义的作品是非常不容易的。这门课程不仅锻炼了我的耐心,同时也增强了动手能力,非常有意义。(八十一班 郑佳豪)
陶艺教室里陈列着各式各样栩栩如生的陶艺作品,外人看过一眼,其实并无太多感受。刚进教室不久的我便是如此。老师起初讲了些关于陶艺的历史、工艺等知识,本来应该很有趣,然而它们传到我耳中时,却显得格外无聊。
这样一种消极的状态,在动手捏泥巴后,竟神奇地消失了!
在用泥巴塑造一个物件时,我们总是把自己的所思、所想,爱的、怨的、乐的、悲的,都倾注于此,我们开始不再考虑别的,只专注于眼前这块尚未成形的泥,虽尚未成形,但我们始终相信它会成为我们心中所想的那样,只要我们够用心。陶泥不同于小孩子玩的橡皮泥,它可用水、工具、手等不停塑造,它需要细致,当人们手中拥有一块陶泥时,也总是想着怎么去细致地刻画它。
正因为如此,在追求细与实的过程中,我的内心自然而然变得无比平静!
我塑了一个茶壶。它不如别人的有创意,也不如别人的精致,但若将它置于许多作品中,我第一眼看到的只会是它,因为它就像是我的“孩子”。它承载了我的情感,我对它作了太多的倾诉,所以,它是独一无二的!外人看过它一眼,并不会理解那上面所刻的字的含义,也无法真正感受到塑它的人当时的心境。陶艺,就是这样一个有趣而神秘的东西。
我想,这便是它吸引我的理由吧!(八十一班 徐贝宁)
清晨,阳光照耀大地,我们八年级的学生集体乘车,来到了青少年活动中心进行实践活动。
这一次,我与同班的三位同学一起参加了MTV的影视梦工厂。“叮铃铃…”上课铃声响起,我的实践活动第一课开始了。因为课程最后要求同学们每一组拍摄一个作品,所以上课的主题都围绕着拍摄的要求和步骤展开。我们这节课主要学习拍摄的类型和相机的使用,在老师的讲解中,我们认识了新闻稿,MTV及宣传片的不同,并准备在两天的时间中拍摄一部以歌曲卡路里为题的MTV。在“主导演”罗茜的分工下,我们都分到了相应的职位,刘贵成作为摄影师,挑起了作品的大梁,而我作为副导演,也要为作品的剧情进行编排。经过了中午的剧本创作,下午我们剧组就去各个教室取景,看着十字绣班的精巧手艺,精工班的细心打磨,陶艺班的精心创作等等,不禁让人感受到同学们对课外实践的认真。
过了充实有疲惫的一天,我们也算是小有成果,在我们奔跑各班的拍摄中,我也明白了拍摄一部戏剧的不易。希望明天我们可以完成一部令自己满意的MTV。(八五班 王文静)
以前偶尔会听人谈起十字绣,但因为没有接触过,也不了解。今天参加了十字绣这门课程,看到老师绣的十字绣,真的好漂亮啊,刹那间,我完全被迷住了,世上竟然有这么精致的艺术品!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亲自绣一幅十字绣作品。于是难解的十字绣历程开始了,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十字绣是门慢工出细活的艺术,它能让人在刺绣的过程中享受平静,释放平日的紧张和压抑。在完成一个十字绣作品的过程中,不仅能体验到轻松自在的创造美,还能平心静气地感受到面对生活的耐心,在需要轻松一下换换脑筋的时候,坐下来拿出自己的十字绣作品慢慢欣赏,成就感不言而喻。(八九班 李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