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目标
认真执行教育教学常规,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深入理解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在课堂转型中力争做到效益为先、稳中求进、逐步突破,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措施
1.认真执行备课组活动规章制度,做到定时、定点、定主备人,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案、备课件、备练习。
2.每周检查组内一位老师的作业布置及批改情况;
3.每周听课,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每周至少听2节课,检查被听课老师的备课笔记及时与其交流,并于第二周的周五将听课笔记本交到课程发展处。青年教师每周两节,并认真完成听评课意见交备课组长检查。
4.配合课程发展处做好课堂教学诊断工作,及时交流诊断结果,提高教学质量。
5.重视阶段检测工作。坚持每两个月一次阶段检测,命题人以青年教师为主,备课组长应规范命题要求,指导青年教师独立命题;考试后认真阅卷,统一输成绩,认真讲评并将信息反馈给学生家长,及时做好质量分析,让阶段检测真正发挥检测、反馈、调整的功能。
6、强化有效的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 将平时的学科教研活动与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注重开展课堂研讨。
(2)优化“聚集课堂”活动。
a、保证开课的数量,每学期每位老师至少开课1节。
b、注重开课的质量,以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主题,注重听课后的评课,将课后评课、录像评课和网络评课相结合。
(3)七年级在课程处的领导下做好与小学的衔接教学研讨活动。
(4)九年级在新授课时认真研究教材和练习的配合、研究教材的整合、研究阅读与听力训练。期末复习时要对复习课、试卷讲评课的课堂教学做出充分地研究,为下学期长达半学期的中考复习打好基础。
(5)加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研究。充分利用多媒体设施及录播教室的先进功能,开展微型课堂研究,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七、八年级运用信息教室进行听力和口语训练。
7、加强交流合作意识,促进组内教师共同进步。
(1)加强与其他学校的交流,扩大我们的教学新视野,促进校际合作、互助、分享与交流。
(2)强化备课组集备意识与制度,形成规范。备课组每周集备一次,必须定时定点。
(3)开展命题研究。加强自编练习的命题质量,多根据我校学生学习状况编制练习和试卷;在平时的实践中,注重反馈练习的设计和阶段检测试卷的命制,以此作为训练教师命题能力的基本途径。
(4)承办全校学生或年级学生的英语学科兴趣活动,活动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总结,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继续开展分层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与有效性的教学与管理。
①特色班、提高班和强化班做到目标分层、课堂教学分层、作业分层等。
②加强对英语学科学习薄弱学生的研究。七八年级利用自习课等时间,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由备课组统一教学内容和练习,对自己所教班级的薄弱学生进行集中辅导,力争提高教学成绩。
(6)将《趣味英语》和《欧美风情》作为教研组重点开发的校本课程,初步编订有特色的校本教材。
具 体 工 作 安 排:
月 份 |
主 要 工 作 安 排 |
九月份 |
1、备课笔记检查 2、参加开学第一课研讨(9月1日) 3、第一次集体教研活动(9月7日) 4、聚焦课堂之开学调研(第2、3周 ) 5、完成教研组、备课组工作计划(9月7日) 6、小初中衔接研讨(第3周 ) 7、命题研究小组第一次活动,,命制阶段检测试题 |
十月份 |
1、 阶段教学检测、总结会(第7周 ) 2、课堂教学诊断活动(第8周 ) 3、教研组联合教研活动(与北环中学)(第9周 ) 4、聚焦课堂之毕业班教学(第9周 ) 5、教研组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第10周) 6、命题研究小组第二次活动 7、七、八年级书法展示评比活动(国庆节后) |
十一月份 |
1、 期中考试(第11周 课程处) 2、 期中考试情况分析(教研活动及备课组活动) 3、 对外课堂教学展示活动(第13周 ) 4、 命题研究小组第三次活动 5、星星火炬大赛选拔活动(期中考试后) |
十二月份 |
1、聚焦课堂之教学诊断 2、收集校本课程案例(第15周 校本课程教师) 3、校本课程成果展示(第16周 校本课程教师) 4、命题研究小组第四次活动 |
一月份 |
1、期末考试(第22周 ) 2、聚焦课堂之复习教学(第20周 ) 3、教研组学期工作展示(第23周 ) 4、九年级家长会(第23周 九年级组) |